1. 首页 > 股票投资

贪婪是股票市场投资大忌

在牛市中,你选什么股都是对的。但是牛市不常有的,中国股市十几年的历史,真正的牛市也就是那么几次。但是熊市中不一样,必须坚持原则,否则可能严重亏损。你什么时候选什么股,什么点位关,什么时候可以操作,什么时候不可以操作都要有计划,有原因,并严格执行。

熊市中,如何选股?说白了,在熊市中最好的操作就是不操作。但是有些人像是一天手中没有股票心中就闷得慌,总想不断地买卖,不断地进出赚差价。结果玩不过庄家。当然,在熊市中并不是没有股票可做,有些股票也是涨得不错的。所以,在熊市中硬是要操作的话,还是有股可选的。

那么在什么时候我们才有机会找到相对于价值而言,股价被严重打压而又具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便宜股票呢?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当别人过于贪婪时,市场会明显被高估,这个时候你要怀有一颗恐惧之心,不要轻易买入;当市场过于恐惧而且过度打压股价时,会导致很多股票股价被严重低估,别人都恐惧得不敢买入,这时你反而要大胆贪婪,逢低买入。我们很多人喜欢股市大涨,巴菲特却喜欢股市大跌,“股市大跌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

股市大跌时,投资者由于恐惧而纷纷低价抛售,会形成更大的安全边际,巴菲特可以趁机贪婪地大量买入质优价廉的便宜货,当然高兴得很了。巴菲特喜欢大跌,因为大跌才有机会大量低价买入好股票,才有可能以后赚大钱。“只有资本市场极度低迷,整个企业界普遍感到悲观之时,获取非常丰厚回报的投资良机才会出现。”

相反,在股市大涨时,投资者因为贪婪而高价追涨买入,股价大涨使安全边际减少甚至消失,巴菲特想买股票却找不到价廉物美的好股票,当然不高兴了。和大多数人相反,越热门的股票,巴菲特越不感兴趣。“大部分人都是对大家都感兴趣的股票有兴趣。其实,无人对股票感兴趣之日,才是你应对股票感兴趣之时。热门股票反而很难赚到钱。”

那么如何选出好的股票呢?关于对上市公司的评估,主要有以下10个指标:

1、最好有5-10年以上的持续经营记录可供考察:也就是经历过至少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波动,只有全面的了解其在波峰波谷的经营表现才能深知此企业的经营哲学,例如是在波峰还是波谷积极扩张之后所面临的经营结果具有天壤之差别。

2、10年以上的内在价值增长率:这是最重要的经营指标,虽简单但常被人忽略。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内在价值评估标准,例如银行股最看重的是净资产的增长;以轻资产为代表的格力电器等应看重则是净利润的增长;而还未盈利的电商,则以营业收入的增长作为参考指标等。

3、长期的ROE水平:这里面也涉及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行业甚至每家企业都有着不同的评估体系。重资产行业一般回报率15%是较为优秀的,而轻资产行业净资产回报率达到30%以上才算优秀。

4、行业属性:是否需要不断的巨大资本开支?还是“一本万利”的优秀模式?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变更是否缓慢?是否存在商业生态系统之外的竞争性力量介入?

5、市场容量:是否拥有永续的需求存在?瓶颈以及天花板的大致位置在哪里?

6、财务报表背后: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本质上财务报表就是一家企业经营行为的真实描述,三张表的解读,可以看出管理层是否诚实、经营哲学是否保守还是激进。

7、商业模式:长期看是否具备“护城河模型”的特点。

8、股权结构:是否管理层持股、股东结构。

9、公司治理结构:体制精良、已成系统且运行顺畅。

10、管理水准: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便是公开言论以及长期财务数据背后透漏出的经营哲学,长期是否言行一致,是否符合商业常识,比如研发开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便显出出一家公司会计处理是保守还是激进等等。

在股票市场中要赚钱,首先要做好选股工作。但怎么才能选到这种熊市的大牛股呢?

1,牛市追热点,熊市谈价值。熊市中坚持价值投资,做有业绩持续增长的股票。又有政策导向的个股。

2,趋势向上,并且有成交量的配合,没有成交量配合什么股票都难涨。简单来说就是K线一个底部比一个底部抬高的股票,逢低买进,逢高卖出。

3,技术指标要有。在熊市中选股很难的,技术指标不是唯一,但是你还是应该看的,最少MACD趋势向上,0轴刚出现红柱比较保险。

4,控制仓位。在熊市中最好的方法就是空仓休息。可能短线你做对9次。结果重仓做错一次就白忙一场。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仓位。视水平而定。20-30%的仓位。这样你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不要担心赚不到钱。资金安全才是第一位。

贪婪是股市投资大忌

股市以其独特的魅力使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对其产生一种长相恋的情结,市场上广泛流行的“死了也不卖”即是许多投资者一种典型的“恋股”特征。对股市的“恋”、对股票的“恋”、对行情涨跌的“恋”,是许多投资者共有的一种特征,但“恋”过了头就变成了“贪”。“贪婪”正是股市投资之大忌。 “贪”字变成“贫”。  一、当上涨行情运行结束,转为调整下跌阶段之后,绝大多数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仍会继续留恋之前的上涨,不管大盘如何下跌,不管行情是否已经转势,大多数投资者的操作行为仍是持股待涨。  二、对曾经赚过钱的股票有所眷恋,对其股价的涨跌过于关注,耗费了很多精力,并把该股目前股价与之前“赚钱时”的股价作比较,甚至把价格比较的结果作为买卖的依据。  三、受思维意识的影响,对自己以前操作成功的经历念念不忘,对自己之前操作失败的经历却刻意回避与淡化,从而对股市的认识和在具体操作上经常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跤”。其实,股市中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为宝贵。  四、容易受到看涨、看高心理的影响,对股票的高位价格具有极强的好感。  五、对分析师给予的所谓的目标价往往“一见钟情”。如果目标价是20元,即使上涨到了19.90元也“打死不抛”,因为还有0.10元的目标没实现。须知,分析师们的目标价会随时修正的。  六、对过去的报表数据有着深厚的恋情,经常会出现“这只股票业绩这么好,为什么不上涨?为什么还下跌”的情况。须知,报表数据总结的是过去,行情更重视的是还未披露的报表数据。  七、对市场传闻与小道消息有着浓厚的兴趣。常识告诉我们,市场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当消息流传到普通投资者层面上时,此消息要么是已经滞后了,要么是别有用心的,十有八九是虚假和无用的。  八、对股票的头部价格有着深刻的记忆,总想着已经到过的价格,后面还应该再看到这个价格甚至更高,但股票的实际表现往往是“过了这村没那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