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长期重质与短期重势

感谢邀请,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所以我设立短期目标大多是以21天为一个周期,完成后再继续设立新的目标,因为这样的好处有两个:一是时间长度较短,比较容易坚持下来;二是对于好习惯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再来谈一下我个人给自己设立的短期人生目标吧,本人还是一名大学生,所以觉得在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是虚心学习而非努力赚钱,给自己设立了几个雷打不动的小目标或者说小任务,每天不管多忙都必须要完成的,第一个小任务是每天看一章书,阅读能够锤炼我的思维,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如果一段时间不阅读我会觉得说话都没有办法说流利了;第二个小任务是每天背一章雅思的单词,这个就视个人而定了,或者是六级或者是考研的,俞敏洪最开始英语也不好,但正如他在书中写的那样,大学四年背下来三万+的单词,所以成为国内英语词汇记忆领域的数一数二的专家

然后我一般是月初把这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先列出来,标红提醒自己,接着就是每天各个任务的细分了,虽然还在读大学但是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少,每天要挤出时间来完成还着实挺费力的,不过相信坚持下来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长期重质与短期重势

关于操盘中重质与重势的讨论已经有很多。我以为:重质是关注远期结果的思维,重势则是关眼前效果的思维。二者应当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但关注短期效果的人对手中的个股在大盘上升之时没有同步于大盘的表现一般是懊悔的。关注远期结果的人可能会以更宽松些的心情对待。但本阶段性没跑赢大盘必须在下一阶段以予补回,否则重质也没有什么意义。跟上大盘至少是二者共同的基本目标。
  重质型的操作是基于对基本面和市场趋势的判断,忍受短期无利甚到一定幅度下跌的煎熬,最终战胜大盘。眼前绩优品种是一般的选择,潜在绩优品种则是更高深的选择。操盘的优势是不用太多的动仓,而以坚守为主,持有直到其最终加速爆发。最后一段爆发是最大利润所在,否则一般不能战胜大盘。其优势是减少了手续费成本和波动纠错成本。这种操作适合于大资金做组合式投资。对小资金押在一只股上则是有一定潜在风险的。除非你对投资品种做了真正透彻的研究,同时对系统趋势有正确的远期判断。
  重势型的操作更偏向于技术型,是一种注重效率的手法。其理论依据在于阶段性超越大盘累加而最终战胜大盘。但这种方法因为频繁动仓而大幅度增加投资成本,同时应对短线波动的成本也很高。此外因较大程度地关注了涨升效率,品种目标一般是选择正在上涨的品种,而一般正在上涨发生在股价运行至一定高位,所以一般都是买点价格较高,不能像重质型投资那样建仓低位,享受高位复式增长。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买进的品种持续上涨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当你买进之时可能己经无力继续上涨,甚至开始下跌调整。这就是操作的短期波动风险所在。重势型操作因其投对之时可实现收益快速化(因市场上涨时主流品种总是短期内快速翻倍),所以一般备受小资金企图快速膨胀的散户朋友青睐。但结果一般都很失败,因为他付出太多的交易成本和纠错成本。
  重质型操作一般都是成功的,而重势型操作则未必。原因大概在于重势型操作的人过分忽略的股票品种的质,陷入纯技术分析的歧途。在思维上显而易见地忽略了优质品种涨升过程实现同样也是以势取胜,而把目光投向了一般性的和绩差的垃圾股品种上。非优质品种只有波动性收益机会而没有形成长期上涨趋势的能力。这是问题的本质化认识。所以我主张用“长期重质”作基础,用“短期重势”作优化。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