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生活经济学 市场慌时你别慌

1、高收益不要投

明显是便宜的便宜,往往都是坑,便宜越大,坑越大。

旁氏骗局之所以有百年历史,并且仍然还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上当,究其原因就是大家的贪婪,抱着不劳而获的心理在做事情。投资高高收益理财产品就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钱存在银行里可以有利息,但利息比较少,于是就会有很多理财产品、投资产品找到用户,告诉你能给你20%以上,30%以上,甚至10倍以上的投资回报,很多人一算账,投入1万一年能挣10万,太划算了,于是就投了。坤鹏论得说一句,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年投资收益率高于20%,一定是骗子。

巴菲特在过去45年里投资年度回报率无非也才20%,这可是世界级的大师,年收益率也才20%,那些动辄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几百收益率的人,如果他们真这么厉害,在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没有他们这么一号人物?

所以不管什么形式的投资,只要收益率特别高,非常吸引你投入,基本可以定性为骗子!骗子!骗子!

2、不要主动打款

经常有很多骗子冒充公检法以各种名义让你把自己卡里的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所以要有一个常识,任何让你转钱的人,都是骗子!骗子!骗子!

目前只有法院可以查封你的账户,显然查封的目的就是为了扣住你账户里的钱,所以他们怎么可能会提前通知你,让你先把钱转走?另外,法院如果真要查封,至少要先审判吧,不经审判就查封你的个人账户,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公安是没有权利查封你账户的,至于检查院,那离你就更远了,你正常生活,检查院基本上管不着你。

所以不管对方说自己是什么机构,以什么名目,都不要主动打款。要查封,让他们封好了。真当银行是他们家开的了?说封就封?

3、明显的便宜不要占

很多时候上当受骗并不是骗子有多高明,而是被骗者本身有想占便宜的心理,这个便宜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感情,但凡看起来是个大便宜的,基本都是骗子,比如满大街小广告贴的少妇求子。比如你走着走着,前面一人捡了个钱包还想和你一人一半。

再比如股市大好的时候,扫地大妈都恨不得去买几手股票。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当大家都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不占白不占的便宜时,大多数人都会吃大亏。

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天上掉馅饼又正巧过在你头上的事情,如果有,八成是个陷阱。

4、容易拿到手的钱成本都不低

有些时候我们手里缺钱,就想着能不能从什么地方借点钱,一般除了亲戚朋友借给你钱不和你要利息以外,其他人或机构借给你钱都是为了和你要利息的。要明白一个道理,越是容易拿到手的钱,成本越高。

每个月信用卡账单还款金额那里总会提示一个分期还款的提示,还非常明白。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也都一样,使劲鼓励你分期,美其名曰为你好,实际上如果你不分期,他没办法从你身上挣钱,只要你分期,他从你身上挣的钱一定会比你去银行贷款的钱要多,只是总体金额被缩小了,你从心理上体现不出来而已。

还有像P2P、校园贷、现金贷,恨不得你前脚提供了身份证和手机号,他后脚就给你放贷了。究其原因就是他能从你身上得到的利息高,高到不怕你逾期不还。

你去银行贷款从来没有这么宽松的,恨不得把你家庭情况都查三遍,因为他利息低,要控制风险。校园贷、现金贷之类的不怕风险,因为他利息高,抗得住。而他的高利息,是需要你来买单的。

生活经济学 市场慌时你别慌

 巴伦·罗思柴尔德有句名言:最佳的买进时机是街头到处血流成河的时候。伊万·纽马克的名言则是:当CNBC频道开始告诉你做空时就可以下手买进了。上周,CNBC建议观众可以考虑做空股票。接下来的几天,主持人怂恿他的拥趸们抛售除大宗商品之外的所有股票。在华尔街“打拼”20余年的伊万·纽马克凭直觉感到,这些是显示逆向买进机会的标准“告诫”。他在最近的博客中表示,这正是金融恐慌的可怕之处,也是我们有关恐慌对策的第一课,顺便教给投资者五招应对市场恐慌的好办法。

  第一课:没人知道市场底部究竟在哪里 说出来也许你不信,你对股市底部的猜测可能跟其他任何人的一样,都有可能成为现实,不论他是伯南克、保尔森,还是索罗斯、巴菲特,甚至CNBC的主持人。

  第二课:不要作恐慌性抛售 在1987年10月21日那个“黑色星期一”卖出股票的人差不多立刻就后悔了。恐慌感的诱惑是很原始的。要发挥人的脑力,而不是像猴子那样完全受原始冲动支配。

  第三课: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2002年10月,纳斯达克跌了75%。硅谷的阴郁气氛让人看不到科技市场未来有好转的希望。但市场是向前看的,眼下的华尔街跟2002年的硅谷没什么两样。假以时日,它会好起来的。

  第四课:是投资,不是赌博 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判断一只股票或整个股市的谷底或波峰的能力那么在意呢?从统计学上说,这完全是碰运气的事。伯纳德·巴鲁奇曾经说过:不要试图在底部买进、在顶部卖出。除非撒谎,否则没人能做到。

  第五课:钱也只是钱 当市场笼罩在恐慌之中的时候,跟大势对着干或强压自己的情绪是没有意义的。我是证券市场的忠实拥趸。但我始终提醒自己:钱只不过是钱。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父亲的一番宏论:人到了坟墓以后,即使再有那么多的钱又有什么意思呢?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