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季报和年报对比中捕捉潜力机会

我要先批判下其他的答案,为什么人们都在讲怎么猎杀它们,并且,没有许可情况下猎杀野猪是违法的行为。

现在有些地方是会在冬天开放狩猎野猪的名额的,但我认为这些都普遍缺乏充足的调查和可信的证据。

现在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这样的,当农田遭遇到野猪攻击的时候,人们会瞬间联想到,野猪已经泛滥了,山里装不下了,才会跑到田里吃东西。

但实际上了解野猪攻击农田的人都会清楚,野猪攻击农田的事情大部分发生在秋天,也有一些发生在春天,秋天,正是庄稼成熟和野猪在应对寒冬前需要大量补充养分的时候。野猪只是按照自然的习性来获取更多的食物,并且山里的野猪不用多,有个五六只的一小群,就可以对一片农田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

也就是说山里的野猪很有可能并不多,但是就会来偷吃庄稼,这样的话野猪泛滥成灾的说法就不能成立了。另外,山里的野猪到底应该有到一个什么程度才是正常的数量呢?这标准很重要,当我们谈起保护动物,除了保护谁和怎么保护之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保护到什么程度,我们国家的自然保护起步比较晚,现在也还在初期的阶段,我们甚至很找到一个目标。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栖息地,并且通过监测手段来获得一个健康的野猪群体的数量密度。之后才能有一个标准,来评估野猪是否真的像人们妖魔化之后的拥有那么多的数量。

当然,这是个科学的问题,而其他答案在谈及野猪就是怎么抓怎么吃的论调这是社会问题,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一目了然。

季报和年报对比中捕捉潜力机会

每年4月末,都是年报和一季报公布结束日,接下来的5、6月份,市场将对不同行业和板块进行重新排序,尤其是基金将进入集中调仓阶段。掌握相应的选股思路,有利于投资者捕捉投资机会。

  年报和季报相比,笔者觉得更应关注季报增长情况。因为年报更多的是代表过去一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去年全部公司总股本加权每股收益为0.42元,1574家上市公司去年共创造净利润9496亿元,以2007年底已上市的公司为比较样本,则1547家可比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44%,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下降到了28倍,有效地缓解了市场整体的估值压力。但这仅仅是前推12个月的静态市盈率,对投资者而言,选股更关注的是未来12个月的动态市盈率,所以,2008年的季报和未来业绩预测应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一季度全部公司总股本加权每股收益为0.12元,1573 家公司中,84.62%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64.84%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比实现增长。但可比公司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38%,增速从环比角度看,和2007年前两个季度的增速比出现明显下滑,这也是导致今年前4个月股指出现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充分消化业绩增速下滑的压力后,市场将重新关注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行业。

  从右图可以看出,2007年行业业绩增速较大的集中在医药、金融、可选消费、工业和消费等行业。对应的相关行业的股票在1季度跌幅小于大盘。但从2008年业绩增速预测看,医药行业的业绩高增长可能已经在2007年年报中有较大体现,2008年的增速可能有所回落;金融行业业绩增速更多体现在1季度,有税收和贷款规模的效应,但未来几个季度业绩增速也有可能放缓;我们可以更多地观察到2008年业绩增速潜力较大的行业有消费、电信、材料和能源等行业,这几个行业有望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机构换仓的对象和新基金建仓的对象,最近走势活跃的相关主题投资的内在支持因素可能也与此有关。围绕这些行业,市场将逐渐挖掘新能源、新材料、电信等投资主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通过对比年报和季报来捕捉潜力机会的几大思路:一是参考过去、注重未来,上一年的业绩已经成为历史,但好的业绩可以释放估值压力,投资者所持股票如果去年业绩良好,会有较好的抗跌性,但能否在未来跑赢大盘还要看预期业绩能否超越市场平均水平,这将成为投资者换股的主要动力。二是考虑季节因素后,环比比同比更有效,很多股票和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增速,但与相邻的季度比可能增速下降,这将是业绩拐点的信号,要引起投资者警惕。最后,结合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选择行业,符合宏观和产业政策的行业可能短期业绩没有体现,但这时可能是股价较便宜的时候,等业绩兑现、估值下降时,可能股价己高高在上了,但这一原则对信息判断能力较弱的投资者要慎重使用。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