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年报中非财务信息的解读(2)

财务报表分析秘诀:三大手法十九项指标二科目二因素

看透《财务报表》,只需要运用三大手法,计算十九项财务指标,考虑两个科目,对比两个因素,你将成为一个有三十年功力的会计能手、财务高手、管理圣手。

手法一、拿到《财务报表》,首先运用比率分析法计算十九项财务指标,化验其三大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

指标1、销售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100%。看一家公司,首先看他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赚不赚钱;销售不赚钱,一切无从谈起!

时下,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的盈利模式,如价值169元的保暖衣,23元包邮,衣服成本18元,运费5元,运费成本

4元,净赚1元的案例,其也体现在了财务报表的《利润表》中之营业外收入中。

精明到难得糊涂的京东,毛利没有,穷的只剩下大把的现金,是一种高明的财务战略,必须注意。

指标2、销售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100%。一家看着赚钱的公司,最后没利润,就要仔细推敲是市场太烧钱没回报;还 是要饭的牵个猴,管理服务人员太多,规模不匹配;还是前期借款投资,利息吃掉了利润;这三项都不是就看看营 业外支出有没发生天灾人祸。

通过上述两个指标,一家公司能不能赚钱,赚了多少钱已经确定。

指标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100%。一家公司是属于小本大利还是大本小利,可以通过这个指标将盈利的条件看清。

指标4、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一家公司属于重资产还是轻资产,属于大投资还是小投资,这个指标就足够。

指标5、每股收益=净利润/股数*100%。这个指标主要看资本的盈利程度,一目了然。

指标6、每股净资产=净资产/股数*100%。这个指标看资本的保值程度,一清二楚。

指标7、市盈率=估值/净利润=股价/每股收益。上市也好不上市也罢,投资者如何看待公司就在这个指标。是投资者信心与信任的表现。

至此,对一家公司赚钱的能力,从产品、服务、资产、投资都有了定性量化的衡量,公司的格局基本确定。

盈利能力是一家公司的首要衡量指标,赚钱才是硬道理;光看是否赚钱还只是表面,赚钱的能力怎么样啊?大还小啊?

下面还要继续看运营能力。

指标8、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一家公司是财源滚滚还是金玉其外,看这个指标,不撒谎。

指标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与上一个指标相同,只是换了一个角度,上一个指标说一年转几次;这个指标说转一次多少天。

这个指标有行业属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行业规则,同时也收到大环境的影响;需要在下一个手段的时候,注意考虑相关因素。

指标10、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看完钱,再来看看货。注意存货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也就是说买100万成本的货,需要有多少备胎才可以做。一方面受加工工序、流程的影响,也受生产管理模式的影响,例如同样做一件产品,用大流水作业,需要库存假设10000件,需要15天出成品;而用单件流水,只需要30件-50件就可以做,1-2天成成品完工。

这个细节,需要你对行业的熟悉。

指标11、存货周转天数(略)

指标1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强调的是流动,转的越快企业的运营水平越高。

指标13、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这个指标从整体上推敲销售收入占用的资源。

上面的六个指标把一家公司的收入款、货、流动资产、总资产等维度的运转速度与周期做了量化的度量,在哪个位置。

俗话说:薄利多销利不薄,利多少销利不多。用这个六个指标来衡量的正是这个真理。

这六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赚钱水平即快慢。同时,也对占用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总资产的规模给予了描述。

一家公司不光要看其赚钱的能力与快慢,还要看假如天有不测风云,有没有抵抗能力;最低也要做到车到山前,有没有夺路而出的能力。

指标1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是考察企业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是企业平衡流动资金与负债的第一道关口,具有风向标性质的指标。

指标15、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是考察当期债务偿付能力的指标,也是考察企业资产变现构成的指标。

上属两个指标将债务的长短期表现性的衡量很直观,是一家企业资产规划与负债控制的集中体现。

指标16、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更干脆,直接看出现金支付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的指标都很良性,但就是钱或者期票等是借来的,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拆了东墙补西墙”,这个指标不是很坑人?

好的,继续往下看。

指标17、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100%。这个总纲指标,说明了企业的负债程度,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出一家是怎么过日子的,是借债度日还是属于借船过海,怎样的财务风格。当然,财务指标的分析不能盲人摸象,要庖丁解牛。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要看下一个指标了。

指标18、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支出*100%。一个企业连到期利息都没有办法保障,麻烦就很大了,达到锅都揭不开的地步应该不夸张。

指标19、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这指标很有意思,悲观的人看的是资产有没有大过权益;乐观的人看的是用所有者权益企业撬动了多少资产。正确的解读是:资产应该大于所有者权益才正常,才有保障。

比率分析法就像西医体检,先把血压、血常规、心电图、透视等等的数值测量出来,初步给出判断。至于具体是不是病、什么病、病的怎样等等,需要医生来判断。

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判断?

手法二、趋势分析法

算出指标以后,只得到一个合理性的判断。

未来趋势如何呢?

是变好还是变坏,未来向那个方向发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跟谁比。

不上不足比下有余!

一个企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对比标杆,

跟自己比、跟同行比、跟社会综合水平比,都可以,这就看企业的追求:比谁更烂还是比谁更好。

例如:销售增长率,跟自己的快速扩张器期比,可能不好,但你一定要明白是怎么的比的,跟那个阶段的比的。

又例如:销售毛利率,同行A毛利很高,但销售额较小;同行B毛利很低,但销售额很大。在比较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分析,不能玩弄数字。

一个企业正常的趋势对比顺序一定是:

1、先跟自己历史同期相比,做好自己再说其他;

2、跟自己同等规模同等定位的企业比;

3、跟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比,因为数据公开,可以看趋势,同时剔除不同因素的影响。

完成趋势对比分析,就已经可以判断出趋势了。但究竟程度如何,还需要两个影响因素的分析。

手法三、影响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一般企业主要因素有两个:采购价格对利润的影响、销售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其他次要因素,可能还包括财务从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对利润的影响。

采购价格对利润的影响好判断,而销售价格对利润的影响涉及价格曲线对供求量的影响,比较专业,在这里就不给大家添难度了,想谅解这部分的读者,可以私信:头条号财神刀。

通过三大手法十九项指标两个因素的分析,可以说基本把一家企业的财务部分分析透了,但我们还不能轻易的说企业的未来究竟如何?是否有后劲。

那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看长期投资科目,是否有什么新的项目产生,投了多久,投了多少,预计何时能盈利。这是企业去探求新机遇新发展的常用渠道。

还有看研发费用科目:企业内部有什么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在研发。

人有生老病死,

产品有生命轮回,

企业同样如此。

通过这两个科目,我们才可以说功德圆满。对一家企业的现状、未来有一个清晰全面准确的判断!

老会计30年经验总结,看透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就是要三种手法并用、十九项指标、两个科目补充,才可以把报表读透,把企业看准。

大家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什么疑问或不同见解,欢迎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原创乃经验总结,心血结晶;码字不易,你若认同本文内容,请点赞鼓励。

更多财税知识,欢迎关注、私信头条号:财神刀

原创作品,首发头条号,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报中非财务信息的解读(2)

在分析年报中的非财务信息时,投资者除考虑公司的行业背景等相关信息外,还需着重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它分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相互负责、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微观层面主要指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在分析年报时主要分析其宏观方面,而且重点考虑是否存在大股东侵蚀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或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的行为。其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关注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情况,特别是非经常业务的关联交易,如转让资产、受托经营等;二是关注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对重大事项的独立意见,如监事会对重大关联交易公允性的声明,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的独立意见等。不过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他们的意见也只是相对独立,有时也有必要对他们的意见进行分析。

二、大股东的持股情况

年报中披露的大股东的信息较详细,投资者需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控股股东变动。这种变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国有股股东由于股权的划转而导致控股股东改变;另一种是由于市场上发生的兼并行为、资产重组行为而导致的控股股东改变。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变动比较平稳,短期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剧烈的冲击,但由于新旧控股股东发展战略与理念的差异可能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对于第二种情况,新的控股股东通常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这些调整会改变公司的基本面,通常会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大股东的持股变动。在阅读大股东持股情况变动时,重点注意两点:1、大股东是否有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或减持股份的情况,大股东通过二级市场主动增持公司的股票可认为是对公司有信心的表现,反之说明大股东可能对前景没信心而急于套现;2、十大流通股东是些什么成分,如果说十大流通股东中大多是基金,说明该股为基金重仓股,基金普遍对该股前景看好。

三、资产重组情况

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不变的主题,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为加强主业或谋求多样化经营而主动收购或出售资产或股权;二是上市公司由于境况窘迫而被其他公司收购。对于前种情况,投资者需判断这种资产重组行为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或者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控股股东在出售一笔垃圾资产给上市公司;对于后一种情况要看新入主的控股股东是否有能力带上市公司走上光明的道路。

董事会报告与监事会报告中都会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投资者需了解公司募集资金是否按计划使用,或者改变用途是否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等。另外上市公司可能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在下一年的经营计划,投资者可关注。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