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趋势线基本原理及其绘制方法简介

趋势线是个永恒的话题,笼统的来讲趋势线就是利用同一个趋势中的行情低点与低点连接,用于预判未来行情延续的可能性而存在的一种趋势判断方式,趋势线的存在使得大量裸K高手的存在成为有了合理性!而今天破冰顺便也借楼讲一讲趋势线的厉害之处!以及你们在搜索引擎上看不到的一面!因为在破冰的趋势交易系统中虽然用的是均线,但是其中除开均线最重要的就是趋势线,虽然趋势线很多人都在用,但是很多人都会觉得趋势线受到的限制非常大,如果你有这种感觉那么试着往下看,说不定就是能解决你所认为的缺陷,破冰用趋势线初始阶段同样有感觉到过这种问题,但是最终还是摸到的趋势线的终极奥义,这这里破冰首先声明:百度上能够找到的破冰是很少会讲的,破冰所说的概念都是经过实战的,可能有些地方与网上经验不太一致,认真学习,你必将能看到深层次的逻辑!事实上当你明确趋势线的一些基本要素之后,你应该把你的核心注意力放在趋势线的大趋势与小趋势两个核心上,然后再配以斜率的概念,那么你的趋势线将变得非常强大。可以完美的避免绝大部分偏差,而且用这种方法无论是震荡还是单边趋势,都是一样的强大无匹!

首先讲讲大趋势与小趋势的区别,首先上图中有四条趋势线,都是可以在后续K线未出现之前画出来,这一点自己仔细去看,破冰复盘一定是站在当时K线未出现之前的角度去看待行情,不单单是对你们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找出历史行情中的破绽,而不是拿来忽悠人!作为一个实战派这一点是无法容忍的!OK,按照破冰的原则实际上标签4的这一条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趋势线,因为K线并未突破1号线的控制,而这里的1号趋势线就是整个行情从1299下跌以来的大趋势!2号线为中期趋势,该趋势所对应的就是2与3的连接所形成的浪头之后,若在趋势线附近下跌,那么将延续2、3的下跌走势,从数字3开始的下跌则是处于极端下跌走势中,这个阶段的趋势线是最为强势的,K线在趋势线的压制下快速下跌,那么这种位置的下跌将是我们获利的主要阶段,而1、2的位置是布局阶段。大趋势结合大波浪的走势,而小趋势结合小波浪的走势,每一条趋势线的突破也意味着每一段结构的转变,我们从1趋势线的突破可以得知黄金已经进入上涨趋势,而2趋势线的突破使我们清楚的知道黄金已经进入大结构浪型中调整,而3号趋势线的突破让我们知道从1299的下跌以来迎来反弹行情。这一点观察我们对应时间的文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K线打穿3号趋势线的时候是在加息当日,破冰的宣传是怎么说的,K线运行在下降趋势右侧,大胆果断的多进去!在K线未突破2号趋势线的压制1260之前,我们一直传达给大家的是反弹走势,而在1260-1265阶段的震荡上行,让我们知道1号大趋势线即将被突破,这其中也是可以看到我们的文章如何评论的,真与假只需要翻看当日的文章即可。这样提示大家原因就是因为这套方法是真的非常厉害!你不要错过,认真的去悟,一定能看到很多你之前未看到的东西。

不同的结构对应不同的趋势线,这是趋势线运用的基本,没有这种逻辑那么你的趋势线是没有依据的。从上面图形中我们在黄金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排除,直到现在,黄金打穿所有下降趋势,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上图每种颜色的下跌浪型对应的就是1、2、3三种不同周期的下降趋势!

放大图

最后浅谈斜率,因为1号趋势线未突破前4号趋势线无效,那么现在的行情已经突破4号是否有效?很多人估计还在怀疑,没错,是无效,因为本次上涨的斜率已经发生变化,在之前的趋势线思维中已经不够当下行情使用,在前面1299的下跌过程中为什么反弹打穿3号趋势线就可以做多?假设1299到1236是一个下跌的完全结构,那么从1至三的趋势斜率在不断增加,那么这种时候一旦打穿3号趋势也就意味着多头来临,事实上从1242我们已经开始怀疑多头来临,但是无法确认是真!所以当时只能保守预计是反弹来临,而通过斜率我们发现现在的走势也已经到达类似3号线的极端阶段。之前的4号上升趋势调整为1号上升趋势线,这样的画法才是正确的,必须要区分浪头,否则都会无效,通过浪型的分析,我们看到1236的起点是1浪的起点对应1号趋势线,而1号趋势线一开始只能依托之前说的4号错误的趋势线进行判断,现在已经出现结果自然需要调整成当下的1号趋势,而1250的低点是三浪的起点对应2号趋势线,并且三浪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震荡上升的走势,利用这一点与五浪的原理,我们轻松判断出1260至1265一线的震荡调整后将大涨!而现在,行情运行至五浪极端行情末端并且附带爆发式行情,那么未来3号趋势线突破的一刻就大概率是回调的那一刻,依次反推!这里注意与上一段文字里的内容反向论证,K线不破2号趋势线,上升趋势不变,只不过改变为正常的上升趋势,不是极端上升趋势而已,而突破1号趋势线,就意味着空头来临!而当你明白每条趋势线对应的每一个浪头后,震荡行情中的走势你也将变得非常容易捕捉到拐点。

总体上趋势线是个简单,又或者说复杂的东西,简单在于他的准确性以及简易性,而说到复杂讲的就是趋势线的内容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这么简单,其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而你真正掌握趋势线之后,他的作用会让你彻底可以抛弃一切指标,只需要趋势线与K线即可,这个时候你的趋势线就将迎来成熟阶段。所以破冰给到的也只是个思路,告诉大家可以这样去想,实在不明白也可以私聊我,有时间必然会回复你,另一方面我们的通过当下行情讲解技术指标,是为破冰自己的立场,不构成做单建议,具体自己交易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虽然破冰在头条目前为止发的用现下行情讲解指标的文章基本上都预测正确,但是不管对错,思路可以学习,望大家收藏转发!纯手打,望采纳!

趋势线基本原理及其绘制方法简介

在股票技术分析基础理论中,有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流派,那就是趋势分析法。而趋势分析法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线形分析。几乎所有的股市投次人都知道在K线图上利用画线的方法对股价的未来走势进行分析这件事,而不管他是精通此道还是初学入门,下面我们就对趋势分析方法展开讨论。 初学画线的投资人在观察K线图时,很可能他首先发现的就是:几乎所有的次级和大部分的中级趋势线都呈现出直线状态。起初,人们可能还会认为这仅仅是个巧合,但再深入地进行了解你就会发现:不仅仅局限于较小的波动,你就是把连续几年,甚至更长的原始趋势线在K线图上连接起来,也和用一把直尺绘制在K线图上一样地精确!而且时间越长,它的趋势线就越接近于直线。如果我们把一条棉线拉直放在若干个股价趋势图上,我们会惊奇地看到:在股价处于上升趋势时,其最低点的连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股价回落的最低点几乎无一例外地落在这条线上而反弹上涨,而在股价处于下跌趋势时其最高点的连线也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股价反弹时的最高点几乎无一例外地触到这条线而回落下跌。换句话说:股票市场的上升波动是由一连串的波纹所组成,这些波纹的底部形成了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而股票市场的下跌波动同样也是由一连串的波纹组成,不过这些波纹的顶部形成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而已。这两条线-----连接连续性上升波纹底部所形成的上倾的线与连接连续性下跌波纹顶部所形成的下倾的线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股票操作技术分析的基本趋势线”。上升趋势下降趋势

为什么要把连接连续性上升波纹底部所形成的上倾的线与连接连续性下跌波纹顶部所形成的下倾的线称之为“股票操作技术分析的基本趋势线”呢?这还要从“线形分析”这个概念说起。

线形分析,简单地说就是所谓的“切线分析”它是运用图形画线的方法来预测股票的未来走势的一种方法。每一种线型都是建立在相关的技术分析理论之上的,都是对技术分析理论的线形表达。线形分析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技术内涵,它表达了股票走势中的时间和空间、角度和距离、平衡和反转等等重要的概念。在线形分析的方法中,包含了趋势线、江恩角度线、黄金分割线、波段线、任意角度线、扇型线、百分比线、线形回归线、回归通道线、周期线、音阶线、抛物线、正弦线、螺旋历法线、匀加速线、折线、费波南茨数字线等等,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线形。而其中最原始、最基础、最简便、最重要、最常用的就是趋势线,它是线形分析中最核心的分析方法。在股市中最常用的谚语“顺势而为”、“逆大势者必败”等等都是强调趋势分析在交易决策中的重要性的。股价上涨或者下跌,如果已经确认是一段涨势或者是一段跌势,其股价波动必将朝原有的方向进行。在上升行情里,虽然有时也会出现下跌,却不影响随后的涨势,且不时有新高的出现:在下跌行情中,即使是有较大的反弹出现,也不能再创出新高。相反地,新的低点却屡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剔除其他的因素,只从市场投资人的人性和市场各方博弈的角度来分析,那就是:在股价上升时,投资大众一片看好,都在回落时加码买进,股票的期望植被人为地提高。当股票回落到前一个低点附近之前,早有对该股看好的投资者提前挂单买进,从而阻止了股价的进一步下跌而上涨。相反下跌时,投资大众一致看坏,都在反弹时积极卖出,股票的期望值被人为地下降,在股票上涨到前一个高点之前,早有对该股看坏的投资者提前挂单卖出,大量的抛售筹码在排队等候兑现,从而促使了股价的进一步下跌而一再创出新低。这就是趋势线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实用的机理所在。说白了,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利用投资大众心理活动来进行博弈角逐的场所。

股票的价格波动遵循趋势而移动。这种趋势可能是上升、下跌,或者横向发展(水平移动)。根据它们朝某一方向移动的时间长短,趋势线还可以简单地分为:主要(原始)移动(短期趋势)、中级移动(中期趋势)以及次级移动(长期趋势)。几次同方向移动的短期趋势可以形成中级趋势,再由几次同方向移动的中级趋势组成长期趋势。当长期趋势走到尽头,股价无法再朝同方向发展时,就会发生逆转,朝相反的方向转变而再形成另外的一种长期趋势。市场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推进的,充分体现出了大自然“螺旋式上升,周期性演变”的永恒规律。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