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选择重组翻番“候选股”的几条标准

一.选股原则

原则之一:不炒下降途中的底部股(因为不知何时是底,何价是底),只选择升势确立的股票,在升势确立的股票中,发现走势最强,升势最长的股票。我们对中国股市近5年来的个股走势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某只股票在某天创了新高或进期新高,那么再未来60天的时间里在创新高的可能性达70%以上;与之相反,如果某只顾票在某天里创了新低或近期新低,那么他在未来60天的时间里再创新低的可能性也高达60%以上。以上结论请你牢牢记住,7:3的赢面,为什么不选择30日均线昂头向上的股票而选择底部股和走下降通道的股票呢?底部或走下降通道中的股票只会让你赔钱或输掉时间。

原则之二:选择延45度角向上运行的股票,而成交量逐步递减的股票。沿45度角向上的股票走势最稳,走势最长。这正象我们建设技术人员把楼梯建成45度或接近45度的形状,因为这是最稳定的形状,所以我们把具备这样特征的股票称之为楼梯股。如果你一旦发现楼梯股中走势越接近45度角,而同时成交量却是逐步减少的某个股,那么你十有八九是发现庄家在楼道上的影子了。

原则之三:选择买入连续涨停的各股。连续涨停的股票,大多出现在大势相好之时,介入这类股票是最刺激的了

二、选股八依据

市场上有千万种股票,任何一个投资者即使有雄厚的资金,也不可能同时购买市场上的所有股票。如何选择风险小、收益大的股票进行投资,实在是一件难事。对于资金数量不多的小额投资者而言,在眼花缭乱的大量股票中选择好投资对象,就更为不易。正因为如此,便有“选股如选美”的感叹。但是,选股并非毫无策略可言,下述方法可谓选股之真谛。

1.根据公司业绩选股

公司业绩是股票价格变动的根本力量。公司业绩优良,其股票价格必将稳步持续上升,反之则会下降。因此,长线投资者应主要考虑公司业绩进行选股。衡量公司业绩的最主要指标是每股盈利及其增长率。根据我国公司的现状,一般认为每股税后盈利0.8元以上且年增长率在25%以上者,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2.根据经济周期选股

不同行业的公司股票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市场表现大不一样。有的公司对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极为敏感。经济繁荣时,公司业务发展很快,盈利也极为丰厚;反之,经济衰退时,其业绩也明显下降。另一类公司受经济繁荣或衰退的影响则不大,繁荣时期,其盈利不会大幅上升,衰退时期亦无明显减少,甚至还可能更好。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投资者最好选择前一类股票;而在经济不景气或衰退时,最好选择后一类股票。

3.根据每股净资产值选股

每股净资产值即股票的“含金量”,它是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公司即期资产中真正属于股东的且有实物或现金形式存在的权益,它是股票价格变动的内在支配力量。通常情况下,每股净资产值必须高于每股票面值,但通常低于股票市价,因为市价总是包含了投资者的预期。在市价一定的情况下,每股净资产值越高的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因此,投资者应选择每股净资产值高的股票进行投资。如果市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值,其投资价值极高。当然,净资产值低而市价也低的股票,也可适当选择。

4.根据股票市盈率选股

市盈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长线投资者可以从中看出股票投资的翻本期,短线投资者则可从中观察到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来说,应选择市盈率较低的股票。但市盈率长期偏低的股票未必值得选择,因为它可能是不活跃、不被大多数投资者看好的股票,而市场永远是由大众行为决定的,因此,其价格也很难攀升。至于市盈率究竟在何种水平的股票值得选择,并无绝对标准。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状况来看,市盈率在20左右不算高

5.根据股票的市场表现选股

股票的净资产是股票市场表现的基础,但两者并非完全对应,即净资产值高的股票,其市价不一定都有良好的表现,与相同或相近的股票,其市价可能有较大差异。因此,对短线投资者而言,市场价格如何变动,即其波动幅度大不大,上升空间广不广,亦是选股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短线操作者最好选择那些短期内有较大上升空间或市价波动幅度大的股票,这些股票提供的短期获利机会较大。

6.根据个人情况选股

大多数投资者常对某些股票有所偏好,这可能是因为对这类股票的公司业务较熟悉,或是对这类股票的个性较易驾驭,或是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等等。根据个人情况选股时,要全面考虑自己的资金、风险、心理、时间、知识等方面的承受能力。比如,有的股票经常大起大落、变动无常,就不宜于被在上述方面承受能力不强的投资者选择。

7.根据股价涨幅超前与否选股

通常同一行业中最好的两三只股票会有强劲的走势,而其他的股票则步履维艰。前者被称为“领导股”,后者便是所谓的“同情股”。“领导股”也是涨幅超前股,是投资者应选择的对象。如何发现这些“领导股”呢?一个简易的方法是股票相对价格强度测定法。所谓“相对价格强度”,是指某种股票在一定时期内涨价幅度与同期的股价指数或其他股票的涨价幅度的比值。通常认为,相对价格强度在80以上的股票极具选择价值。

8.根据多头市场的四段行情选

多头市场的行情走势通常可分为四段行情:

第一段行情为股价急升行情,整个市场的升幅极大,通常占整个多头行情的50%。在这段行情内,大多数股票从空头市场过度压抑的水准下反弹时,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会上涨。在这期间可以试进高风险股票。当空头市场转向,公司破产的威胁减少,这类股票会回复到较正常的水准,其升幅将有优良的表现。

第二段行情也是相当有利的,股价指数的升幅超出整个多头行情的25%。通常,在这段行情中,成长股开始有好的表现。投资者普遍看出经济发展的未来美景,并且寻找参与成长的方式。在这种投资气候里,成长股会更快地升高价位,此时的绩优成长股走势也相当好,其可能涨幅比股价指数还要高。因此,在这一段行情内,最好选择成长股的绩优股。

第三段行情的涨幅明显较小,一般少于整个多头行情的25%,而且只有极有限的股票继续上升。对这段行情的可能策略是:慢慢卖出次等成长股,转移部分资金用于具有在多头市场里维持价位能力的绩优成长股,以及购进那些能在未来经济困境中特别获益的顺应大势的股票。总之,此段行情内必须开始对空头市场作准备。

第四段行情是多头市场即将完结的行情,此时该涨的股票都已涨得差不多,只有绩优成长股以及可在经济困境中获利的少数股票,才可能继续上升。因此,这段行情的选股是最困难的,通常这时应是准备撤离市场的时候。但空头市场究竟何时来临很难确定,故此时全部清盘未必明智,最佳的保障办法是维持某些绩优成长股,而不要空仓。

选择重组翻番“候选股”的几条标准

重组股板块的崛起,是在1998年它对1996、1997年的投资理念形成了挑战。1996、1997年的投资理念是“绩优+高送配”,炒作价值回归和业绩预期。当年按照市盈率、市净率选股,不论大盘小盘,大多能够赢利。但是,1998以来的重组概念不适用上述理念,相反,一批“垃圾股飞上天”的时候,许多人都是看不懂,直到炒作到高位,宣布重组为高科技股、并且不少摇身一变为“高科技绩优股”还有送配的时候,股价已经见顶。跟进去的散户又都成了牺牲品。归根到底,重组股大多是暗箱操作的。  那么,对重组股来说,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传统行业里面选择。也就是行业重组股。重组股大多出现在传统行业。从投机的角度讲,是便于庄家收集筹码。顺利收集筹码的条件,正是如下两点:散户不看好愿意抛售,同时市场不看好,价格低廉。例如5—6元的科利华、11元的焦作碱业、13元的民丰实业等等,主要涉及纺织、钢铁、商业等等传统行业。  2、盘子中等偏小或者较小。总股本一般1.5亿股以内,流通股一般7000万股以内,大多为2500万—5000万股的标准。这还是基于运作上的原因:重组一家公司,不能花费太多钱;如果是大盘股,那么重组成本必然随着股本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一些民间资本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一般难以选择大盘股。  3、启动价格处于中、低水平,容易翻番,一般处于5—15元。  4、资产状况尚好,净资产和公积金不能太低,也就是说,重组的公司必须有一定的“家底”。这样,通过重组达到相对控股之后,才能够达到以一块钱支配五块钱甚至以上的效果。同时,由于公积金高,重组之后需要派发的时候,可以选择转增股本的方法。例如最近正在杀跌出货的东盛科技、也就是原来的同仁铝业,就是经过除权之后、长期横盘震荡,实现出货之时开始出现杀跌。而农商社等巨额亏损的股票无人问津,正是资产质量太差的缘故。  5、业绩中等偏低,乃至微亏,这样同样便于低价收集筹码。  6、股权相对分散,最好第一大股东股权低于百分之三十。  如果在符合上述条件的股票当中选择,按照图形,分辨有没有庄家潜伏,再配合传闻和量价关系、技术形态等要素,在启动时和上涨过程中的中前段,把握介入时机,一般有获得较为丰厚利润的机遇。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