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市场长期投资:把握经济周期的契机

基本不可能。

在开始分析之前,对于题主说的2年后股市冲上两万点,我假设这个两万点应该指的是上证指数。因为目前上证指数是3300点,而深证指数是11000点,分析是否能上20000点的分析方式和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下面的分析,都基于上证指数来考虑。

我们知道,股价=EPS*PE。从3300上涨到20000点,意味着上证指数的成分股在未来两年之内加权平均会上涨6倍。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

我们来看看上证指数的PE和EPS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根据Wind提供的预测,17年上证指数的平均股价约为13.71*0.69=9.46。而18年的平均股价约为12.10*0.78=9.43。由此来看,wind给出的数据认为起码未来一年,上证行业在点数上不会有什么上涨。

我们假设wind给出的预测有问题,自己用更乐观的预测来进行估计。

这里对标美股上同为大中型指数代表的道琼斯指数。道琼斯指数的估值大约在20倍PE到25倍PE之间。这里取最乐观的估计,未来两年内市场对于上证指数进行估值的重估,达到道琼斯指数的水平,即达到25倍PE。那么相当于上证指数整体市盈率上涨2倍,从12到达25。那么,为了达成两万点的目标,我们仍然需要EPS上升约3倍。

EPS上升3倍是什么概念?目前,我国M2的增速已经破10,我们假设政府为了经济大力扩展增大M2的供应(虽然几乎不可能),达到像2009年一样27%的水平。这里按30%计算,则两年后通货膨胀水平为1.69。3/1.69=1.77。我们需要实际盈利增长两年达到近77%,年化相当于30%。

数据来源:Wind

上图是上证指数的行业分布,我们看到传统行业占据了很大份额。在当前中国整体经济7%的年增速情况下,指望以传统行业为主的上证指数实现实际盈利水平年化30%的增速?

可能性有多少,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评论员:Lee)

股市长期投资:把握经济周期的契机

  有耐心的投资者往往能成为最成功的投资者。长期投资则是这一类人偏爱的投资类型。在股市中进行长期投资,把握市场长期走势是非常必要的。用经济周期的规律来寻找其中的契机无疑是个好方法。  长期投资往往是成功投资者偏爱的投资类型。在股市的长期投资中如何把握市场走势,掌控买股最佳时机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考虑。经济周期分为4个阶段:复苏期或成长期,通胀期,减缓期,衰退期。  股市走势:发现经济周期中的规律  在复苏期,政府一般会加息或维持不变;在通胀期,政府一般都会大幅度加息;在减缓期,政府则会减息或维持不变;在衰退期,政府则都会大幅度减息。  在复苏期中,由于整个社会刚刚走出衰退的阴霾,经济还很脆弱,政府不敢大幅度加息。此时,政府加息的幅度通常跟不上公司利润的增长,于是就会出现越加息股市越走强的情形。而在通胀期间,虽然政府扩大了加息的幅度,但因为经济对加息的反应有个滞后效应,即利息的变化不是马上起做用的,通常根据当时经济的强度,会有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反应期。此时就可能会出现利息上升,股市同时也走强的现象。  在减缓期中也有类似的效应,因为经济刚刚经历了通胀期,政府不敢大幅度减息。此时,减息的幅度跟不上公司利润的减缓,于是就会出现越减息股市越走低的情形。而在衰退期间,虽然政府加大了减息的幅度,但由于经济对于减息的滞后效应,导致了利息降低,股市同时也走低的现象。  不难看出,利率的滞后效应使得股市的走势与经济周期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致的情形。政府总是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因为它给经济预测和政策实施效果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职期间就一直致力于经济预测和消除这种利率的滞后效应,以求经济的平稳增长。  投资布局:经济周期预测先行  当然,股市跟经济周期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在经济最热和最差的时候,股市走势的高低还要看玩家是如何预测经济周期的。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有成千上万的经济学家在预测经济,他们总是试图在经济开始成长前的一段时间做好股票组合,布好投资阵势。根据经验,这个超前的时间大约是半年到9个月。可以说,股市通常是一个国家经济超前预报的晴雨表。  投资者如果了解目前国家在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就能取得比市场指数更高的回报率。成功的投资者会尽量去预测市场的重大转折点,当有好几个因素预示市场有重大变化时,他们就会开始展开投资布局。  在美国,这些预测性因素包括股指里所有公司的利润和、就业率报告、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零售额、耐久商品的订单数、美联储会议报告、GDP(国内生产总值)。怎么理解这些因素呢?这就需要投资者平时多多积累,时常关注这方面的消息,由此预测市场就会越来越有感觉。  买股:适时而动  一般来讲,买股的最好时间是经济衰退期的后期和复苏期的前期,即所谓的长期投资要逆势而非追涨。许多市场经验也表明长期投资要逆势。  2000年中期,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当时美国的GDP为4.8%,隔夜拆借利率为6.5%。随后,GDP很快就一路下滑到2001年第四季度的0.2%。美联储开始紧追着骤然降温的经济大幅度减息。然而,美联储怎么做都阻挡不了经济的降温之势,它怎么减息,股市怎么跌。标普500从2000年6月的1454点跌到了2003年2月的最低点841点,随后开始回升。事实上,美国经济在2002年期间已经开始有所回升了,但美联储为了保住革命果实,让经济能够回升到历史的平均水平4%,因而继续减息到2003年。可见,经济衰退期的后期和复苏期的前期是买股的最佳时机。  尽管很多人认为,我国股市是政策性市场,许多经济分析难以适用。但事实上,经济规律无处不在。无论政策合理与否,经济分析都可以发现投资机会,只是落脚点不同而已。而且,不合理的政策反而使市场里有更多的套利机会。比如人民币被低估就是由于我国政府长期不合理的汇率管制制度而造成的。贸易顺差的飙升,外商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投机资金的如潮涌入都说明人民币被低估了。美国华尔街的业内人士大都认为,赌人民币升值是个风险很小的投资,虽然它并不是无风险套利。  可见,用经济周期的规律来寻找股市长期投资的机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要注意的是:耐心的投资者是最好的投资者。当资金充裕时,不要马上跳进市场,而是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先看看目前市场正处在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然后再开始选股。通常,最好时机是衰退期的后期和复苏期的前期,其次是复苏期和通胀期的前期。由于股市走势比经济周期要超前一些,所以通胀期的后期应开始抛售股票,此时就不是买股的时机了。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