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怎么跟创业板挑选股票

创业板又称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与主板市场不同的一类证券市场,上市条件较主板低,主要是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2009年10月份,国内创业板才正式上市。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都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各层次市场在发行标准、制度设计、风险特征、估值水平等方面都有所区别。简单讲,主板主要面向经营相对稳定、盈利能力较强的大型成熟企业;中小板主要面向进入成熟期但规模较主板小的中小板企业;创业板主要面向尚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而统一监管下的场外市场则主要为非上市公众公司、高新园区股份公司等提供报价转让服务。 四个层次的市场共同构成我国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服务于处于不同时期、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创业板在其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待时机成熟后,多层次市场体系内部将研究建立通畅的转板机制。

经常有人将创业板与中小板搞混,其实二者在制度上有着很大差异。中小板是主板中相对独立的板块,在主板市场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在发行审核、交易制度等方面与主板一致;创业板在注重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在发行审核制度、公司监管制度、交易制度等制度设计方面则比主板要求低一些,符合创业公司实际情况。

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相对较低,总体上投资风险较主板大,因此适合于那些具有成熟的投资理念,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的投资者。

根据深交所创业板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28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70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21万亿。

怎么跟创业板挑选股票

投资创业板,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个板块公司的主要特点。创业板与主板最大的不同,在于创业板更注重企业的成长性,成长性也就成为创业板最大的亮点。综观海外创业板企业的历史经验,牢牢抓住成长性这条主线,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因此,要从创业板市场“淘金”,必须从企业的成长性入手。首先是分析创业板公司的经营战略,考察和评估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稳定性及其对公司经营战略的可能影响;公司的投资项目、财力资源、研究创新、人力资源等是否适应公司经营战略的方向和要求;在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公司的竞争地位,是行业领先者、挑战者,还是追随者,公司与之相对应的经营战略是否合适;结合公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分析和评估公司的产品策略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分析和评估公司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别具一格,还是集中突出某一方面。其次是分析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潜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资产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分析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依据三个指标:流动资产率(流动资产/总资产)、产权比率(总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经营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行业,分别求得每个行业三个指标的平均值,以此数据确定三个指标的合理值。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其所确定的这三个指标的合理数值的偏离程度,来判定企业的经营类型,进而判定企业的成长潜力。第三是分析创业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长线投资的角度考虑,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才能获得较高的成长潜力和盈利水平,因此,要注重分析有关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发展变化的信息,例如,公司主导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份额、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等。从股市的历史也可以看出,有些国内上市公司(如银广厦、东方电子(000682)等)由于无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公司业绩无法保持持续增长,其所谓的高成长性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第四是分析创业板公司的扩张潜力。要通过比较公司历年的销售、利润、资产规模等数据,把握公司的发展趋势,是加速发展、稳步扩张还是减速扩张,甚至是停滞不前。分析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前景及公司未来的市场份额。对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并预测其销售和利润水平。最后是分析创业板公司的市场价格。投资创业板的高成长性个股,需要相对于其市场价格进行对比研究。即使一家公司有很好的成长性,如果股价过高,已经将未来的成长性透支炒作了,这样的股票暂时是不适宜投资的。例如2004年6月25日,首批8只股票在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受到市场追捧,结果股价过高,导致高开低走,持续下跌,纷纷“腰斩”,追高者直到几年后才解套。这个教训说明即使选中高成长性的个股,也需要耐心等待合适的买入时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