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市场投资者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

真的感谢证监会的煞费苦心,先是成立了投资者保护基金,如今又实施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把产品风险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相匹配。那么,什么样的投资者是专业投资者?他们能够从股市得到更多内幕信息吗?

毫无疑问,像你我这样的个人肯定不是专业投资者。根据《适当性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企业年金、社保基金、QFII或者最近一年末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的法人或者其他机构。个人也可以申请成为专业投资者吗?当然也可以的,有500万金融资产或者3年平均年收入不低于50万的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土豪。

这些机构或者个人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内幕信息?当然是有可能的了。大家可以去搜搜《财经》杂志的封面文章《隐庄肖时庆》,一个金融食物链上最顶端的监管者是怎样进行权力寻租获暴利的。还有轰动一时的中信证券谢风华夫妇内幕交易案、徐翔内幕交易、操纵股价案等等,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老鼠仓”就层出不穷。

股票市场是个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地方,谁拥有更多的内幕信息,谁的胜券就更大。但是内幕信息恰恰是证监会所不容许的,在《证券法》第一条就白纸黑字写着“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面前,所有的投资者一律平等。

这几年随着证监会打老虎、拍苍蝇,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和处罚越来越严格,听圈里的人讲,现在证监会早就实现了用人工智能监测内幕交易,好像叫做大数据网络爬虫系统。比如说,你账户常年不动,某日却突然有60万资金进来持续买入某个股票,这就会进入异动账户名单。现在不能说内幕信息已经完全杜绝了,但是至少A股市场要比以前规范了很多。

至于说您问的第二个问题——“成为专业投资者有什么好处”?好处显而易见,那肯定是你的投资能力非常强,融资能力非常强,已经强到可以自己开个小规模的私募了。

股市投资者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

价值投资的创始人、美国证券分析师协会首任主席本·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当一名证券分析师就要做你认为有把握做好的事情,而且只做这些事情。如果你能运用图表、占星术或者自己非凡的天赋战胜市场,那另当别论。假如你善于发掘来年的大牛股,那就接着努力。假如你能预测下一次经济、技术或者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能估计出由此对各种证券价值带来的影响,那么集中精力做这件事。但是,无论哪种情况下,你都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自我检查以及连续的交易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能够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怎么理解这番话呢?它的思想精髓是什么呢?我觉得,格雷厄姆意在强调,股市投资者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  格雷厄姆一直非常强调投资的安全性。安全边际原则就是他提出来的。在股市———这个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市场里,投资者要想赢利,“就要做认为有把握的事情”。这就要求投资者有拿手的东西,有过硬的本领,我们可以借用一个很流行的话———有核心技术。  哪些技术可能成为核心技术呢?格雷厄姆给出了两个“假如……”说明在他眼里,有很多条大道通向“罗马”。每个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培育、打造适合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要确立一个“一技之长”。这是在股市中生存下去的基本要求,是获得盈利的关键所在。但是,不要跑偏,误入歧途。在格雷厄姆那里,图表、占星术或者自己的非凡天赋“另当别论”,这几样东西不能成为核心技术。  图表,也就是通常说的技术分析,被格雷厄姆归入占星术一类。这是因为,股票市场发展历史已经明确地证明,单纯地依靠技术分析,可能撞上幸运之星,但不能持续地稳定地带来收益。格雷厄姆强调的核心技术,不是感觉上的,更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自我检查以及连续的交易证明”它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哲学名言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有了核心技术该怎么办呢?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要专心于核心技术,“只做这些事情”,“集中精力做这件事”。不要弃长求短,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更不要以为自己能样样精通。要知道,格雷厄姆的这番话,是对职业投资者———证券分析师说的。作为散户,作为普通的业余投资者,如果能达到职业投资者的水平,已经是很高的造化了。业余投资者该做的事,是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要格外注意,格雷厄姆的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这番话是格雷厄姆80岁那年在一次专门为他举办的研讨会上的一段道白。他说:“在研讨会即将结束之即,有几句忠告送给诸位,这是一个经历了很多牛市和熊市的80岁老人的忠告……”这些忠告可以看作是格雷厄姆一生投资智慧的结晶。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