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安全边际:大师眼中投资的中心思想

价值投资与安全边际在各行各领域面对的条件环境不同,参考标的不同,不同的人认识不同,把握尺度也不同。比如风险投资,选100个项目投资,98个失败了,2个成功,不仅收回所有成本,还有丰厚利润。在股市低迷选择众多垃圾股,一旦趋势向好,会收到比绩优股更好的回报。房价成本中,钢筋水泥等涨价有限,人工成本不会一次性涨的很多,但只要新地王出现,房价必涨无疑。

其实讲价值投资和安全边际,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是在股市上如何选股,因为投资渠道单一,又希望规避风险。这有很多道道,也有很多人有经验,在此还是想找出一个简单的方法,以抛砖引玉。我们应尽量运用股市电脑界面给我们提供的数据。

1,股票的净资产收益率 > 股市净资产平均收益率 > 社会资产平均利润率。

2,(股票市净率/股票市盈率)/(股市平均市净率/股市平均市盈率)>1

这也可以看成安全边际。为了更好防范风险,可以把上式系数提高到1.1,或1.2左右,看各种情况综合和个人风险偏好。这"1”表示股票的净资产收益率处在股市所有股票的中线上,即平均水平上。

3,股票市值随资金进出,市盈率会出现变动,可将变动差额代入:

[(股票市净率/股票市盈率)x股票市盈率变动差]/[(股市平均市净率/股市平均市盈率)x股市市盈率变动差]

该式算出的数值(以所选股票涨幅大于股市,跌幅小于股市为前提)随股市涨跌应正数偏离原值(1或1.2),越大越好。也会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副值,要具体分析。

其实市净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的三者关系就是分析价值的很好依据。

当然有些有股票价值分析很好,但是股价对短线炒作者就是不动,所以炒股还有很多情况,比如活性分析。还有的股票发布虚假信息,我们都要一一辨别。但有一点,在价值处于优势地位的,又在股市低迷,市盈率偏低时进入的,有大量增量资金涌进,活性很好的股票,收益率(企业利润加股票涨价)不会差。

安全边际:大师眼中投资的中心思想

什么是安全边际?

这里讨论的安全边际是指证券投资领域,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你可以理解为安全垫,或者价格折扣。即安全边际=价值-价格。

我特别喜欢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因为它时刻提醒我关于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则:

安全,或者说,避险

正如巴菲特的投资信条:

第一,不要亏损

第二,记住第一条

如何稳健投资?安全边际正是帮助我们解决如何稳健地投资的最好的工具和理念。

作者格雷厄姆衡量股票安全边际的思想来源于债券投资。前文中,作者在关于债券分析的章节,曾指出,评价公司债券的标准是,以往某些年份的利润为利息总支出的多少倍。

比如,关于零售企业,要求过去7年平均利润至少为利息总支出的5倍,那么债券的安全边际=利润-利息,也就是说,过去平均利润超出利息总支出的部分构成了安全垫,即使企业经营恶化,利润下降,至少仍超过利息总支出,那么债券的利息仍然是有保障的,债券投资者的收益仍然是保障的。

从债券分析中的安全边际的概念运用到股票分析,作者认为,股票的安全边际表现为预期的盈利能力大大高于债券现有利率的幅度,比如,假设股票的盈利能力为9%,债券利率为4%,则股票购买者就拥有了五个百分点的安全边际。

这样直接把股票与债券进行比较,并不是特别地妥当,毕竟,这不是一个品种,两者所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如果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一样,那是没有人有兴趣去买股票的。

所以作者进一步明确安全边际的概念,即市场价格高于评估价格的差额,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出的公式:

安全边际=价值-价格

价格是市场提供的,显而易见,所以在确定安全边际时,最关键的因素为,如果确定证券的价值,也就是如果对公司进行估值,合理确定股票的价值。这又是投资的一大主题,一个难点,这里仅说明两点,一是比较分析,二是分散化。

所谓比较分析,就是将股票与债券进行比较,有人会说,你刚说过股票不能和债券直接比较,这里怎么又要比较了呢。不能直接比,不代表不可以比,我们可以在股票的收益率基础上再打一个折扣,作为股票高风险的补偿。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股票的收益率约相当于债券收益率的1.5倍或者2倍,多出来的部分视为投资者因投资股票而承担的高风险的补偿。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艺术,所以不要纠结于具体的数字。通俗说法,一眼胖瘦,就是说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便宜才是真的便宜,通过计算机精确计算后才知道是便宜,那又能便宜到哪去呢。

举例说明,还是刚才说的,假设股票的收益率为9%,债券的收益率为4%,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股票相比债券更有吸引力,因为9%>4%*1.5或4%*2。

有人问股票的收益率怎么计算,很简单,市盈率的倒数即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比如市盈率为20,代表股价/每股利润=20%,那么股票收益率=每股利润/股价=1/20%=5%。

提醒,公司的估值绝不是这么简单,按照这种方法去投资,估计可以把内裤都输掉,切记。这里仅提一个引子,以后有机会,会专门来研究公司估值。

为什么要分散化呢?这就跟为什么要安全边际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

有哪些不确定性呢?

你可能会犯错。在计算公司估值的时候过于乐观,以至于高估了公司的价值,你原本以为值10块钱,所以在市场价到6块的时候买进该股票,拥有4块钱的安全边际,结果发现你计算价值的时候错了,其实只值8块钱,那因为你奉行安全边际的思想,所以对你来说毫发无伤,但对于那些10块钱买进的人们,就要接受20%(2/10)的损失,而你甚至还有33%(2/6)的收益。

公司本身或者外部环境可能发生不好的变化。我们这个世界是动态的,一直在不停地运转,而我们的投资决策不可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发生的变化,如果公司因为各种原因变差了呢,比如,上面的例子,本来确实值10块钱,但一段时间之后,只值8块钱了,这时候安全边际就起作用了。这完全是可能的,所以也提醒我们投资者,对企业要动态跟踪,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所投资的公司,重新估值,以确定自己的投资是安全的。

那既然安全边际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分散化呢?那是因为我没有说另外一种情况,比如因为你自己犯错或者公司本身恶化,股票的价值跌到你的买入价6元以下,比如4块钱,这个时候,如果你重仓一只股票,那么就会很惨,这个时候就需要分散化投资出场了。你如果按照安全边际的思想分散投资了20只这样的股票,那么即使一两只出现这种情况,依然可以轻松应对了,因为你总体还是盈利的。正如作者所说:

安全边际只能保证盈利的机会大于亏损的机会,并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亏损。但是,当所购买的具有安全边际的证券种类越来越多时,总体利润超过总体亏损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

这也是目前的我只投资指数基金的一大原因。购买低估的指数基金就相当于购买了一篮子具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别拿巴菲特说事,因为世上只有一个巴菲特。当然,如果你确信自己有能力准确地识别出公司的真正价值,那么集中投资也不是不可能。关键是明白自己是谁,有多大能力。

反正我坚信作者的观点:

分散化是稳健投资者长期坚守的信条。

从安全边际的角度,如何区分投资与投资?不管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形势对自己有利。但是,投机者的所谓”安全“,是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的,以为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从自己手上买过去,但不能得到客观证据或理性推理的支持,作者指出:

我们十分怀疑,根据自己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来投入资金的人,是否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边际的保护。

投资者的”安全“则不同,更多来自于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的简单和确定的数学推理。所以对于投资,可以这样定义:

必须有真正的安全边际作为保障,而真正的安全边际可以通过数据、有说服力的推论以及一些实际的经历得到证明。

巴菲特曾这样评价自己:

因为我是经营者,所以我成为好的投资人;因为我是投资人,所以我成为好的经营者。

因为他同意他的老师,这就是本书作者格雷厄姆的观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做投资,和经营企业没有什么两样。作者在本章结尾,写下了四条公认的商业准则: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即通晓自己的业务。

不要让其他任何人来管理你的业务,除非你能够足够细致地监控并理解他的行为;或者,你在内心中有很强的理由相信他的品格和能力。

如果没有可靠的计算表明某项业务获得合理利润的机会较大就不要涉足这项业务。

有勇气相信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共勉。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