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民对蓝筹股认知的三大误区

不可能。这是笔者作为小散的回答

在中国所谓蓝筹股与世界股市不同。就是周期股 像银行地产保险等。

何为周期股。就是与经济周期较高关联度个股。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过了高增长时期。转入中高增长 而且是有质量的增长。对于周期股来说意味着高增长结束。步入低成长阶段。股价不可能出现突飞猛进增长。像银行都是个位数增长居多。

未来金融去杠杆大潮下。银行发展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大家可以看看微信红包。支付宝有多火爆。余额宝多受人欢迎。现在到处都有使用支付宝微信购物。金融脱媒冲击下。银行利润会损伤多少。

本轮牛市中银行价值重估已经完成。出现了一定的溢价泡沫 往上空间就是怎么炒作。空间也已经不大。大家可以看看银行指数虽然新高。但只是四大行招行等几家公司上涨。很多公司股价没有跟风上涨。道理何在。仅仅是公司质地之差 我不太认可。更多的是介入资金的投资风格差异。有的激进。有的平滑。

银行如果有股价天花板。那么其他权重即使上涨。对指数影响就小很多了。总市值远没有银行大。

所谓价值投资。也不是老盯着周期股 现在世界股市都是科技股唱主角。到了中国成为周期股唱主角。唱的一时 唱不了一世

股民对蓝筹股认知的三大误区

  1、将蓝筹股与绩优股相等同,认为蓝筹股就是绩优股。

  其实,绩优股不等于蓝筹股。蓝筹股的主营业务利润总额在本行业中处于前列,但是主营业务利润较高并不等于每股收益较高,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很大,但其股本更大,那么它的每股收益将会呈现一个较小的数值。

  一般意义上的绩优股是指每股收益较高的股票。如果一只股票由于股本较小,虽然其利润总数并不高,但是每股利润却相对较高,这种股票并不应该算成蓝筹股。

  2、将高成长的高科技股等同于蓝筹股。

  其实,高成长的高科技股并不一定是蓝筹股。

  市场中对蓝筹股认识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将蓝筹股与高成长的股票特别是高成长的科技股联系起来。

  既然蓝筹股必然是规模较大的公司,那么蓝筹股的成长过程必然存在一个高速或者连续发展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成长的科技股就是蓝筹股。

  因为当一个公司的规模较小时,只要该公司有一个赢利性较好的项目,就有可能使该公司得到较好的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公司将来一定会成为蓝筹股,更不能将这种公司因为其高速发展就认定为是蓝筹股。

  这种公司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后并继续保持适度的增长才是我们所定义的蓝筹股,高速成长的科技股只能算作潜在的蓝筹股。

  3、认为只要是蓝筹股,就可以不计市场成本地买入持有。

  其实,蓝筹股并不意味着价值低估,蓝筹股并不是什么价位都值得投资的。

  在A股市场上有一种倾向是将蓝筹股视为值得投资的股票,视为什么时候投资都可以购买而不会导致亏损的股票,将蓝筹股作为推荐股票的论据。

  蓝筹股只是对一个上市公司的规模,成长性等方面做出界定,其定义不涉及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或者投机价值。

  因此不能将是不是蓝筹股作为投资的标准,只有股价较为合理的蓝筹股是值得投资,价格过分高估的蓝筹股同样存在股价回调的风险。

  同理,不是蓝筹股的股票并不意味着不值得投资,投资一些规模较小且高成长的公司往往也是投资者较好的选择。

  A股中投机气氛较为浓厚,所以相对于其他重组股、ST股,还有其他绩差股来说,蓝筹股中的价格被低估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中的蓝筹股的相对投资价值会大一些。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