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巨头“云”缝里找路,一年亏了6个亿,优刻得增长代价有点大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闫晓寒 卢晓 北京报道

  优刻得(UCloud)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再次刺痛投资者的神经。

  2月25日,优刻得发布的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它29亿的营收同比增18%,而净亏损扩大超七成至6亿。而在前一天,它还发布了公司第二、第三大股东的减持计划公告。业绩快报发布次日,优刻得股价下跌4.75%。截至3月1日,它的股价涨1.93%至23.79元。

  “对于外部环境影响,公司会对客户结构做相应调整,比如会更加重视传统行业的中小型客户。”优刻得董秘办方面在3月1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国内云计算发展近10年里,寡头效应愈加显著。而在巨头围剿之下,优刻得等中小云厂商生存空间有多大?

  亏损拉大何时止

  2020年1月,优刻得以“云计算第一股”的光环登陆科创板时,备受关注。不过上市后它的业绩并不乐观。

  去年它18%的营收增速创下过去四年最低——2020年,它的营收增速为62%,过去三年这一增速均保持在27%以上。而它的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去年优刻得净亏损6亿元,2020年,它的净亏损为3.4亿元,这也是自2017年来首次亏损。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2020年年初,优刻得定下“扩大市场规模”的目标。不过,3月1日,一位接近优刻得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去年9月前后,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项目第一期已投入商用,公司的战略也会从保持微利扩大规模转为“营收净利并重”。

  需要提及的是,优刻得在去年11月发布的再募资公告中,预计其盈利拐点在2023年或2024年。

  对于营收增速放缓,优刻得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因为公司私有云业务受项目周期影响,本期验收的项目较上年同期略有减少。不过,它的私有云业务收入占比并不大,去年上半年,私有云和其它业务共计1.15亿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约7.6%。

  这份公告还显示,影响它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及销售、研发、管理等费用的增加。其中,它的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约4.79个百分点,上述各项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35%。

  而从外部环境来看,优刻得的核心业务公有云的主要客户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另外也包括教育、金融、零售、政府等传统行业。“教育、游戏、直播等行业的环境发生变化,年初为此准备的资源未充分利用;电商等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优刻得在公告中表示。

  伴随着较为低迷的业绩,资本市场对它的态度也不复上市之初狂热。上市当天,优刻得股价涨幅达119%,2020年2月13日,它125.9元的股价达到上市以来最高点。而当下优刻得的股价较最高点已下滑超八成。

  需要提及的是,在优刻得亏损且资本市场表现低迷时,它的重要股东接连宣布减持计划。

  2月24日,优刻得发布公司第二、第三大股东重元优云、君联博珩减持计划公告,拟减持不超过公司8%的股份。另外,上述两位大股东在去年还合计减持了它2.42%的股份。去年3月,它还收到了包括嘉兴同美、甲子拾号等7位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计划。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优刻得加大在营销、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主要原因还是竞争对手的挤压当下云计算行业竞争处于白热化状态,中小企业需要在服务器、营销以及相关领域加大投入,为客户提供更有性价比的产品,才能够获得更多客户。”

  他还表示,优刻得一定程度的营收增长付出的代价较大,这不算是正向的经营状态。它在资本市场上整体呈下行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健康经营能力问题。

  生存空间有多大

  优刻得急于争夺市场和用户背后,是在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巨头围剿之下,腰部云计算厂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现状。

  成立于2012年的优刻得,是云计算市场的早期玩家之一。财报显示,优刻得的主要业务为公有云、混合云和私有云。其中,公有云是它的主要业务,这一业务在去年上半年贡献近八成营收。

  但公有云是云计算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在巨头林立的云计算领域,优刻得或主动或被迫选择不建立自己的云生态,采取不与客户业务产生竞争的“中立”路线吸引客户。

  优刻得董秘办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较大头部厂商,除了上述特点,优刻得还会在服务上会有一些差异化,“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而不是提供标准化服务,这样更贴合客户需要。”

  另外,上述接近优刻得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优刻得的目标客户群包括头部厂商“看不上”的中小型客户。“这些企业需求虽然不会特别大,但数量比较多,它们更为看重优刻得的性价比等优势。”

  但即便从定位、服务等方面与巨头有所区分,想要突围也并不容易。在巨头发动价格战、搭建自己的云生态等压力之下,体量不大、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的中小云厂商也依然面临成本高企、盈利水平下降等困境。

  过去几年为抢夺市场,优刻得不断降低其产品价格,导致它的毛利率持续走低。从公告来看,优刻得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18年的40.02%下滑至2020年的8.39%。去年前三季度,它的毛利率仅为3.62%。

  除此之外,公有云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被几大头部厂商瓜分。IDC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前五大厂商占据75.8%的市场份额,其中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前三大厂商共同占据六成的市场份额。留给其它厂商仅有24.2%的市场份额。

  张毅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在被巨头围剿之下,优刻得想要突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实现差异化,即通过自己的创新业务获得更大的市场,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找到更多的结合点。而不是与巨头正面竞争,拉高自己的成本。

  国金证券在去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报则表示,云计算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厂商市场份额提升,但混合云、多云部署可为国内第二梯队的云计算厂商提供成长空间。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