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护盘大军急速扩容!多家公司齐晒月报,效果有多大?

  来源:证券之星

  近期,受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巨大压力,A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而面对近期A股的惨淡,多家上市公司也自身作则,密集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用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

  如,家电龙头企业美的集团拟斥资25亿元-50亿元回购股份。甚至还有上市公司,前一天刚披露增持或回购计划,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护盘迹象非常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增持、回购这类常规的护盘动作外,这几天出了一种全新的护盘方式——披露月度经营数据。而参考贵州茅台的股价走势,可以看出这种护盘方式效果明显。

  多家公司密集披露月报

  自贵州茅台3月7日晚间历史首次发布1-2月主要经营数据后,又有多公司加入“二月报”自愿披露行列。截至目前,发布相关数据的上市公司已超50家。

  仅3月10日晚间,就有伊利股份、酒鬼酒、特变电工、中国中免、中天科技(维权)、立昂微、澜起科技、华润微、均胜电子、北方华创、杉杉股份、泰格医药、天佑德酒、川发龙蟒等多家上市公司扎堆披露前两月业绩公告。

  具体来看,有三家千亿元市值以上的大白马公司在10日晚披露了月度经营数据,分别是3600亿元市值的中国中免,2300亿元市值的伊利股份以及1500亿元市值的北方华创。

  中国中免公告称,1至2月公司实现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约20%;伊利股份1-2月实现利润总额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以上;北方华创1至2月实现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约135%。

  此外,还有酒鬼酒公告,2022年1-2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0%;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0%。

  中天科技公告,经公司初步核算,2022年1至2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300%。

  实际上,月度经营数据不是上市公司规定必须要披露的信息,而当前A股似乎掀起了一股“披露月度经营数据报告”的新潮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时公布更多地是为了在震荡加剧、不确定性增强的时候,缓和投资者的紧张情绪以及恢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效果“立竿见影”

  而这种护盘方式也是“立竿见影”。在贵州茅台7日晚披露数据之后,第二天(3月8日)公司的股价就一度大涨逾4%。还有圆通速递、扬农化工、山西汾酒、当升科技、天赐材料等近20家公司披露了经营数据后,第二天走势均显著强于大盘。

  3月8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告,公司1至2月实现营业收入1223 百万美元左右,同比增长59.1%;实现净利润309 百万美元左右,同比增长 94.9%。

  第二天,即3月9日,中芯国际A股和H股均涨超2%。而此前2021年全年中芯国际港股、A股一直低迷,数据显示公司A股2021年末股价较2020年末下跌了8.98%。

  还有3月9日晚间公布月度经营数据的多家公司中,有天赐材料、扬农化工、星宇股份等3家公司在3月10日以涨停收盘。美联新材开盘触及20%涨停,最后以11.2%的涨幅收盘。

  从上述公司的股价走势来看,这种护盘方式可谓是效果明显,因此才有了这一波潮流的兴起。对于“月度经营数据公告”这一模式后续是否沿袭,多家上市公司普遍反映后续不确定是否还会继续公布月度经营数据。

  龙头股交出好成绩

  这些披露月度经营数据的上市公司,从行业来划分,可谓“五花八门”,既有高景气赛道的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和创新药等,也有传统行业诸如银行、有色、汽车和零售百货等。

  整体来看,这些上市公司均在1~2月实现业绩“开门红”。如前期股价深度调整的光伏、锂电池等热门赛道企业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有部分龙头股交出月度净利润翻番的好成绩。

  光伏龙头股通威股份公布的月度数据显示,公司预计今年1~2月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0%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50%左右。

  锂电池产业头部企业不少也达成业绩翻番。天赐材料今年前两个月净利润规模已达2021年全年55%的水平,公司预计1~2月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0%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8.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70%左右。

  从白酒行业来看,7日,贵州茅台首次公布了月度经营数据。1至2月实现营业总收入20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而此前市场还在担忧白酒消费今年有没有“开门红”。

  在10日披露月度经营数据的公司中,净利增速最快的为和邦生物。公司公告显示,1-2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0%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00%左右。

  和邦生物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为双甘膦、草甘膦、纯碱、氯化铵、玻璃,受益于环保要求提升以及疫情导致的落后产能进一步出清、产能扩张受到限制,叠加下游需求增长,带动销售价格上涨。

  其次是新安股份公告显示,1-2月实现营收41.37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长418%。还有多家公司净利实现翻倍,包括澜起科技、酒鬼酒、特变电工等。

  市场回归基本面

  除了披露“二月报”业绩力挺市场外,回购、增持等也大增。据悉,包括顺丰控股、中兴通讯、海尔智家、正泰电器、奇安信、三六零、恒力石化等多家龙头公司在内,本周以来上市公司共计发布超过100份股份回购计划或最新的股份回购进展。

  对于后市,华鑫证券认为,目前A股价格已经将国际能源品可能出现非理性上涨定价,一旦乌克兰局势缓和,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期见顶,意味着市场将开始关注基本盘。

  兴业证券认为,短期对于A股和港股的冲击,或将于3月上旬基本结束。国泰君安提出,预计未来2~3个月内市场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需做好防御、避险,中线配置机会或在6月之后出现。

  民生证券策略分析师方智勇称,从估值来看,其实A股在经历了这一轮大幅调整之后,无论是从静态估值水平还是以10年期国债计算的风险溢价水平(接近疫情暴发时的水平)来看,价值股都是全球最便宜的,建议布局反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