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土地使用年限“缩水”的原因有哪些?年限到期了怎么办?

  土地资源的使用年限可以根据我国土地用途确定,其中居住用地最长为70年。房屋产权期限是指房屋产权的权属期限,是无期限的个人财产,受法律的保护。因此,土地使用年限与房屋产权时间不是直接相等的,它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什么是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的标准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话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土地使用年限?

  土地使用年限是指国家根据土地的不同用性质出售给开发商的使用权,他们只拥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依照法律或者协议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国有土地的权利。

  根据相关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长期限按以下目的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建设用地50年;

  4.40年的商业、旅游及康乐用地;

  5 .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土地使用年限.png

  二、什么是房屋产权年限?

  房屋产权是指房屋产权的所有权年限。房屋产权是无期限的个人财产,属于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根据相关规定规定,私人对其合法收入、房屋、日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拥有所有权,其生命是永久的。因此,房屋产权期限是永久性的。

  三、土地使用年限和房屋产权对你有什么影响?

  土地的使用年限直接决定了你买的房子和你的房子能使用这片土地多久。产权年限和房子属于你多久有关。土地期满收回土地的,房屋本身可能被拆除。但是,产权属于买方,是永久性的。

  四、土地使用年限“缩水”的原因?

  1、开发商的项目建造周期过长

  土地使用年限的计算方法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开始。如果项目太大,从房地产规划、开发、销售到房子最终交付,需要两三年时间,但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有些项目是分多个阶段开发的。开发越晚,土地剩余寿命越短。

  当房子最终到达购房者手中时,70年、50年或40年的原产权将大大减少。

  2、资金短缺,土地闲置

  买房时在资金遇到实力不足的开发商令人担忧,因为资金的产业链不完善,资金跟不上,不仅延误了正在进行的项目的开发,还搁置了一些未开发的土地,不知道会不会等到猴年马月。真正开发完成后,土地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

  3、多次转让,浪费年限

  一片土地在房屋竣工后可能会在开发商之间和购房者之间进行转让,这将导致最后一个接受者手中的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越来越短。

  五. 土地使用年限届满时,我该怎么办?

  目前的《物权法》明确相关规定进行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可以通过自动续期,但对续期土地使用费的缴纳标准和方式就是没有一个明确法律规定。

  业内相关人士认为,《物权法》颁布前的法律可以参考。续订土地使用权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按照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费。因此,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特殊地区的政策外,还有其他两种常见的土地资源使用工作年限到期处理方式方法:

  1、续期,缴费,延长土地期限

  物业和业主可以一起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通过缴纳土地的出让金,重新签订土地的使用权等方式获得新的使用年限。但已付土地出让金价格应低于其他同类城市土地。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