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海绵城市是什么意思,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名单

  海绵城市是什么意思,对于不了解的朋友,可能真的摸不着头脑,简单从概念上来理解一下海绵城市的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意味着一个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雨水引发的自然灾害,也可以称为“水弹性城市”。

  其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水问题,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问题,创造具有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公共空间。它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修复城市水生态、节约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增强公民获取感和幸福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

  海绵城市是新形势下发展低碳城市、推进绿色建筑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征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

  “海绵城”材料的大量应用表现出优异的渗水性、抗压性、耐磨性、防滑性、环保性、美观多彩性、舒适易维护性、吸音降噪性等。它已成为一个“呼吸”的城市景观铺装,并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铺装不再升温。

城市建设.png

  虽然概念很难理解,但可以借鉴试点城市,30个海绵城市中有哪些试点城市?

  目前,中国海绵城共有30个试点城市,由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评估,它们是:

  2015年的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2016年的上海、庆阳、西宁、三亚、青岛、固原、福州、珠海、宁波、玉溪、大连、深圳、天津、北京。

  对于这些试点城市,中央政府将给予直辖市每年6亿元,资金专项一定的三年补贴,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如何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是有条件的。

  主要条件: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的规模和质量。在过去,城市建设追求土地使用-马平川,这往往充满了湖泊和山谷。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原有“海绵”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损的“海绵”也要综合运用物理、生物、生态等手段逐步恢复,保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有条件的话,要建起一定规模的“海绵”。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应以城市建筑、居住区、道路、绿地、广场为载体。例如,使城市屋顶“绿色化”,而“绿色”屋顶可以在保留雨水的同时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道路和广场可以铺水,尤其是城市的绿地要充分“下沉”。

道路铺垫.png

  有效吗?这些海绵城市有效吗?

  先导效应:

  自2015年4月以来,国家公布了试点项目,重点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水生态和内涝问题。但是目前效果并不理想。

  据不完全统计,首批试点的16个海绵城市中有10个内涝;第二批试点中有9个发生内涝。总体而言,在已纳入试点的30个城市中,有19个城市发生内涝,占63%。这个其中包括北京, 天津, 重庆等直辖市,以及福州, 武汉, 济南, 南宁等省会。

  海绵城市试点一年了。为什么在防涝方面没有取得成效?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