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中国的情人节是什么时候叫什么,中国的情人节有什么习俗

  中国的情人节是什么时候叫什么?

  中国的情人节是指中国当地的爱情节日。中国的情人节有三种说法:

  一个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第二是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第三个是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元宵节

  正月十五晚上,中国人会参加一系列传统的民间活动,比如吃汤圆、赏灯猜灯谜和燃放烟花。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在封建传统社会,元宵节也为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出去自由活动的,但是假期可以一起出去玩。元宵灯会只是一个友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可以通过灯笼为自己找到对象。元宵节期间,也是青年男女见情人的时候。

元宵节.jpg

  上巳节

  定在农历三月三日。在古代,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意的“情人节”。未婚女性留在闺房(也就是闺房里的女人),一年只出去几天,元宵节看灯,三月初三出去郊游。所以,三月初三是单身男女见面、相识的日子。

上巳节.jpg

  七夕

  中国的情人节是女人的节日,织女被认为是织女的纺线之神和情人、妇女和儿童的守护神,7月7日是织女的生日。七月初七晚上,俗世女子苦苦哀求她智慧和技巧,不可避免地要求幸福的婚姻。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在过去,漂亮的女孩恳求七姐教她心灵手巧。其实所谓“讨巧”,不过是“斗巧”。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和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浪漫的传统节日,具有“当代中国"情人节”的文化意义。

七夕节.jpg

  七夕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讨巧方式,始于汉代,后流行于后世。

  喜蛛应巧

  这也是一种较早的讨巧方式,其习俗略晚于大致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刺绣。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女红习俗的变体,起源于穿针,不同于穿针。它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中国情人节习俗。

  染指甲

  染甲是流传于中国西南部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贵州和广东的许多县也有这种风格。

  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节最著名的食物。有多种风格。主要材料是油、面粉、糖和蜂蜜。

  元宵节、上巳节和七夕是古代女性最感兴趣的节日。

西方情人节.jpg

  古代普通女性,尤其是大家闺秀或者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才能出来,甚至和男朋友幽会;七夕往往是女人专属的节日,其内涵不仅包括乞求亲情,还包括乞求幸运和幸福。在古代,七夕与爱情关系不大,在现代则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中国的情人节,现在大家过的比较多的是七夕,但是也不要忘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古代都是有情人节的色彩的,我国的节日非常多,除了法定节假日之外,还有更多的节日,想必大家在生活中也会感受到。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