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几种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哪些风险?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价值经过评估确认后,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那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融资方式有哪些?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几种融资方式?

  1.北京模式:

  北京模式是“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也是以银行创新为主导的知识产权市场化质押贷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根据支持和服务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市场定位,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不仅推出了以“展业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专利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而且还推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产品。可以说,交通银行北京分公司是一个积极参与的“创新者”。

  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门槛高,小企业难以受益。具体表现为:一是贷款门槛高,风险高。贷款金额一般为1000万元,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一旦发生坏账,银行等中介服务机构将承担巨大损失;第二,贷款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贷款客户群主要是处于成长期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还款能力的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基本被排除在外。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png

  2.浦东模型:

  浦东模式是“银行+政府资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也是知识产权政府推动的质押贷款模式。该模式中,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企业贷款担保,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质押给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反担保,然后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相关主管部门发挥“担保主体+评估主体+利息补贴支持”等多重作用,政府成为参与的主导方。

  政府承担着重大风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专项、资金科技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一旦产生坏账,主要是政府买单,政府承担的风险更大。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也没有推广价值。

  3.武汉模型:

  武汉模式是基于北京、上海浦东两种模式推出的“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反担保”混合模式,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引进专业担保机构 武汉科技担保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银行的风险,促进了武汉专利质押融资的发展。

  然而,由于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武汉的直接质押贷款并未开展,这可能有很多原因:

  一是当地银行认为直接质押贷款风险太大,难以控制和操作,不愿尝试;

  二是武汉资产评估机构的服务水平与武汉;专利质押融资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是武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客观上难以支撑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的大规模发展。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哪些风险?

  1.知识产权自身的隐形性和确权难致使知识产权主体在知识产权面临保护、执行和侵权诉讼等法律风险

  2.由于知识产权有其自身的时间特点,一旦超过法律保护期,这一权利在知识产权将会消失。由于知识产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价值难以评估,给质权人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同清算期届满后,如果出质人不履行到期债务,质权人有权处分质押物,并从处分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这是保护质权人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权人不直接占有质押标的物,只能通过拍卖或变卖的方式处分质押标的物,然后从处分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这样,如果没有统一的交易市场,质押的知识产权能否变现及其价值就不得而知了。

  4.知识产权的价值波动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知识产权可能会瞬间贬值,甚至完全失去价值。这些是质押融资将面临的风险。此外,企业自身经营、市场变化、知识产权价值不可控、缺乏法律规定等问题。会影响知识产权价值的稳定,而这些风险是无法控制的。

  以上就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全部内容,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大家,对于融资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固定资产融资。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