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波 巨额亏损下应由谁来背锅?

  没想到远在中东的石油扇动了翅膀,中国银行(3.45 -0.29%,诊股)却卷入了一场龙卷风。

  本以为受全球疫情影响,石油供过于求,导致5月原油期货价大跌已经是最惨的了,没有想到负油价这么历史性的一幕被我们赶上了,一时间众人大呼“活久见”。

  美东时间4月20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CME)的WTI原油5月期货价收至每桶-37.6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66.12元/桶)。

  此次事件的发生,让许多购买WTI原油期货的“纸原油”产品多头产生巨亏。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是美国资本在收割洋韭菜,结果这瓜吃来吃去,吃到了中行身上。中国银行旗下原油宝产品尚未及时完成移仓,导致持有原油的散户巨亏。

  而4月22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经确认,-37.63美元/桶的价格为有效价格,中行原油宝产品的美国原油将参考CME官方结算价格进行结算或移仓。同时,自4月22日起暂停客户原油宝新开仓交易。

  此公告一出,市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穿仓”事件正在发生,这批原油宝客户将承担此次原油宝交易的全部损失,散户们不但把本金亏光了,还将倒贴银行一倍多的资金。不少投资者质疑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在设计规则上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和缺陷,才会导致投资人产生巨亏。中国银行的市值也在短短几天内蒸发掉了150亿元。

  那究竟谁该承担这场巨大亏损的责任呢?巨额损失下,真的应该由散户背锅吗?

  饱受投资人质疑

  根据中国银行在官网上对原油宝的介绍显示,原油宝是指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包括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并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币(CNY)计价。中国银行作为做市商提供报价并进行风险管理。个人客户在中国银行开立相应综合保证金账户,签订协议,并存入足额保证金后,实现做多与做空双向选择的原油交易工具。

  简单地说就是,中国银行为不能方便办理国际投资账户的中国客户,在银行内开立原油交易账户,帮助客户做跨国交易。

  据《每日财报》了解,4月20日,本应是没过原油期货5月份合约的交割日,除了一些炼油厂和需要石油储备的人之外,其余的期货玩家都并不需要原油现货,购买原油也只是为了投资,赚取差价。所以到了交割日,一般大家都会选择移仓,也就是卖掉5月份持有的,再买进6月份的。

  而因为受全球疫情的影响,近两月内,原油期货价格十分不稳定,再加之很多现实的储存已经接近爆仓,所以导致此次原油期货价格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了负数。

  亏损是已成定局了,那究竟是亏自己呢还是亏散户呢?一般人应该都不会傻到想要拿自己的钱出来补窟窿,所以没办法了,就只能亏散户了。中行的手速也是十分的快,4月23日,便有不少散户表示,当天凌晨,中国银行从相关投资者“原油宝”账户里划转了全部本金和保证金,但未划转关联账户资金。

  既然中行能把事情做这么绝,散户们也没继续忍着了。据公开媒体报道,两千余位原油宝投资人欲进行集体维权。

  有的投资者表示,中行下午就发短信说4月20日22点会将停止交易启动移仓,然而最终的结算价格却是按照次日凌晨2:30时外盘-37.63美元。你不让我卖,你还不帮我卖,还要按照最低价收我的钱,这简直是强盗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的投资者表示,按照《产品协议》,乙方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确定强制平仓最低保证金比例要求,并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公告告知。目前强制平仓保证金最低比例要求为20%,然而中行并没有按照《协议》中的内容给投资者进行强制平仓,才会出现极端交易的情况。

  《每日财报》注意到,中行在其公众号“中行微银行”中表示,原油宝是适合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小白投资的。不少投资者都表示,原油宝本属于不带杠杆的期货,正常情况下最多把本金都亏完了,哪里想得到赔的“兜裆布”都不剩。

  然而,4月15日,CME刚刚修改规则,允许原油期货价格可以为负。中行错就错在,它并没有及时提醒客户损失有可能会超过本金。投资小白在面对此种情况时,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提前卖出或手动移仓,这就导致损失惨重。

  所以,除原油宝投资者认为这口锅应该由中行来背之外,还有不少吃瓜群众也认为,中行必须把这口锅背的死死的。

  究竟谁来背锅

  对于上文中投资者对中行22点停止交易却不移仓的质疑,中行给出了回复。

  中行表示,交易时间截止到十点,只是客户买卖原油宝的时间,但并不是中行的移仓时间。

  而按照这个情况来看,应该是进入21日凌晨后,在美油暴跌的下,中行一时间难以迅速移仓,此时市场上也只剩下了他一个大多头,找不到对手盘,最终也只能按照结算价格算。

  所以这个锅究竟由谁来背呢?市面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中行的原油宝产品,既不是基金,也不是理财,是真刀真枪的交易,就像买股票一样,选择什么时间什么价格买卖,以及交易什么品种都是投资者自己决定的,中行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易渠道。如果中行选择提前移仓,移仓后,6月价格暴跌,5月价格暴涨,那投资者们更要排队维权了。

  当然,此次事件中行的确应该负其中很大一部分责任,而投资者也有一定的责任。

  做交易的首先应该了解规则,很多原油宝投资者,眼看近日油价暴跌,还疯狂买入,他们认为越跌越买,越跌越安全。这种不了解规则,强行抄底的行为,导致仓位过大,就被盯上了。只不过这次事件,时发生在境外交易所,而中行作为代理银行才背了锅,实际上这与投资者不了解相关规则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经过此次事件,投资者应该明白,对于银行推荐的各种花里胡哨的产品,应当保持一种慎重的态度,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不能随意投资。如果说,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那么抄底的风险则是更大的,你以为抄底抄在了半山腰,没有想到下面还有个地下室。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