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非领导职务与职级有什么不同?

非领导职务与职级其实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新公务员法改革后,职务专指领导职务,职级专用于职级并行。

1.公务员法改革前,公务员职务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职务序列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从副科级到国家级一共设置十个职务层次,像大家熟悉的局长、厅长、处长、乡长、县长等都是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只在厅级以下单位设置,从办事员到巡视员共设置八个职务层次,像主任科员、调研员、巡视员都是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都是有职数限定的,并且非领导职务的职数比领导职务还少,不能超过领导职数的二分之一。比如,一个局的领导职数为一正二副,那么就只能配备一名非领导职数。

2.之前的职级一般指待遇,现在的职级是职级并行中的专有名词。

在职级并行之前,职级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什么叫职级,也不是人们所说的工资级别。从2015年1月县以下机关职级并行政策施行以后,职级更侧重于工资待遇,比如,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定副主任科员而只享受工资待遇的,或者以前任过副科职务现在没有任何职务的,都属于副科职级。而现在的职级专指职级并行中的职级名称,比如,一级主任科员,四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等,也就是把职级进一步规范化,如果没有任命职级只是享受工资待遇的话,就不能叫做职级。

3.职级并行其实就是取消了非领导职务,而对应设置了不同的职级。

由于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职数有严格限制,公务员如果晋升不了职务,工资待遇也就不可能增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设置了职级并行制度。职级并行以后,原来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就不复存在了,而是全部改为了职级。比如,原来的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对应正科级和副科级领导职务,而现在的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对应正科级和副科级职级,并且职数也比非领导职务增加了很多,更有利于职级晋升。

总之,职级和非领导职务有一定对应关系,职级并行就是为了解决非领导职务职数的限制。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