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有些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们已经在别的企业被用“废了”,这是真的吗?这个你怎么看?

其实,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35岁以上的工作人群身体状况并没有题主所说的那么严重,恰恰相反,这群人正处于一个各单位中流砥柱、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提到的原因其实并非是主要原因,仅仅是一些个案现象罢了,企业不使用35岁以上的员工多为不敢用!

不敢用在于以下三方面:

1.思想成熟。

2.经历丰富。

3.敢打敢拼。

下面结合一些实际情况来具体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35岁以上的人,思想成熟,看问题的角度刁钻,管理者很难驾驭。

思想成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35岁以后经历过学生时代、工作时代、家庭压力、离别团聚等等方面的洗礼,往往会让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变得更加成熟。不再像刚刚走出校园的职场小白一样,看问题简单、思维方式线性,听从领导指挥调遣,办事不遗余力。35岁以后的人在第二次职业经历上,往往会总结之前的优势与缺陷,分层看待,逐步弥补,这意味着这些人想的更多,办事更加稳重,工作安排摆布的更加清晰明确,在工作角度适应的更快。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就是因为思想太成熟了,想的太到位了,而造成了管理层不敢用,害怕自己玩不转,更害怕自己被玩转。所以,一些企业在招聘录用上,都以应届生为标准,这很可能是管理能力有限的一块遮羞布罢了。隐含原因就在于无法驾驭成熟的思想。

35岁以上的人,经历丰富,眼界开阔、阅历复杂,管理者很难驾驭。

这个问题其实是第一个问题的反向思维,这个年龄的员工看过的东西多了,玩过的东西多了,一般的大饼已经无法满足这些人的胃口了。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依旧选择跳槽或者重新开始,要么是能力够强,想换平台、求发展;要么是被迫离职,干不下去了。这两种人都具备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很难妥协,前者是思维成熟、能力强悍,能够直击痛处解决问题,但容易影响利益分割;后者则是阅历丰富,能躲、怕累,还会推活甩锅。所以,这是两个极端的人,都是一些管理不成熟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很难接受一些普遍性管理。

35岁以上的人,敢打敢拼,管理者很难驾驭。

基于第二点的前置条件来说。

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敢于跳出自己的安逸舒适区域,敢于迎难而上,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种决心一旦下定,就很容易建立起一定的心理自信,面对什么困难的时候都能克服,甚至敢于正面与管理者硬碰硬,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是件好事,但很多时候会引发冲突和矛盾,不利于管理者树立威信和团队稳定和谐。

能混、能推的人:往往具备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决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带着这种心态和想法想问题、办事情,管理者会很头疼。

综合考虑起来,身体原因并非是35后就业人群困难的真实原因,而管理上不够过硬,害怕碰到“硬钉子”和敢于重新分割蛋糕的“愣头青”才是管理者的站位角度,毕竟他们已经是一个企业的既得利益者,面对这种优势,他们不愿意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侵害。当然一些调皮捣蛋,不把心思放在“干工作”上的,只把心思放在“混日子”上的,也是管理者想要规避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