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关于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新冠疫情蔓延及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我国经济增速驶入慢车道,信用违约事件频发,违约规模逐年攀升。为进一步拓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和方式,助力商业银行提高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和效率,中国银保监会于2021年1月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批准了试点银行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随着银行对个贷不良资产包转让需求的释放,个贷不良市场将创造新的业务蓝海。

  一、中国华融在个贷不良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华融作为不良资产行业的国家队、主力军,始终保持央企的社会责任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紧迫感,在《通知》下发后迅速响应,围绕个贷不良领域加大政策研究、组织推动及实践探索,并于当年实现公司首单个贷不良业务的落地。

  在制度设计方面,为稳健规范推进业务开展,助力个贷批量转让业务落实、落细、落地,中国华融从总部层面制定了与个人不良贷款收购处置业务有关办法,通过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引导、指导和规范旗下机构积极参与试点工作。

  在组织推动方面,由公司总部牵头,组织33家分公司第一时间在银登中心完成开户,并与各银行开展对接,加快在个贷不良市场中的产业布局。同时,充分调动中国华融内外部资源优势,联合内外部机构,从尽职调查、资产定价、经营与处置、后期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大对员工在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

  在实践中探索方面,通过前期不断的探索与积累,中国华融江苏分公司通过银登中心公开竞价,成功竞购工商银行第4期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这是江苏省内首单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的个人不良债权资产包,也是中国华融参与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成功尝试。

  二、推进个贷不良转让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个人不良贷款市场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既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也是一项全新的风险化解工作。与传统的对公不良业务相比,个人不良贷款具有数量大、客户群体复杂、处置工作难等特点。资产管理公司在开展该类型业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批量收购的个人贷款,应当坚持依法依约催收,要特别注意防控个人不良贷款催收过程中侵犯客户的合法权益。由于个人债权暂时不能转让,主要采取委托律所催收和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清收等方式。在方式选择上建议以司法清收为主,可以通过发律师函及诉讼等方式进行催收,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暴力催收的出现。

  二是保护个人信息,提高从业人员合规意识。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将伴随相关个人信息的转移。我国近年来已经逐渐建立起一套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因此,在参与试点个贷批量转让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要求,确保在转让、清收等各个环节中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益。

  三是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制度建设。个贷不良转让是一个新兴市场,虽已经过一年的试行,仍处于初期的探索实践阶段。通过前期的小包试水与经验积累,各家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已逐步摸索出业务路径。各参与主体应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持续推进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批量化、专业化、数据化、市场化建设。

  三、对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展望

  目前来看,银行个贷资产质量仍有下行趋势,尤其是个人消费贷、信用卡不良率呈上升趋势。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9月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69.26亿元,该数据虽在季度统计上略有波动,但与以前年度相比整体呈小幅上升态势。从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年报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末个人消费及经营类信用贷不良资产规模为千亿元左右。未来,随着交易数据积累和参考标准的建立,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市场的定价难题会有所缓解,供给方和需求方市场也将会逐步打开。个贷批转业务虽有待市场及时间的检验,但未来可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将积极发挥金融领域的“清道夫”作用,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贡献力量。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