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东北大米南下加速,销区仍将稳中偏弱

  近期全国多地疫情散发,各地防控措施升级,限制人员跨省流动,拖累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大米消费淡季更淡。随着东北米南下进程加快,销区到货增加、价格有所回落,预计短期销区大米行情仍将稳中偏弱。

  上周,销区大米市场走货一般,价格稳中回落。3月9日,各地市场批发价:北京市场国标三级东北大米4480元/吨,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4560元/吨、国标二级普通安徽粳米412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杭州市场国标一级黑龙江产圆粒大米4700元/吨,长粒大米5700元/吨,江苏产一级粳米4360元/吨,国标二级安徽产普通粳米4200元/吨,国标二级安徽产晚籼米4200元/吨,均持平;福州市场江苏产一级粳米4400元/吨、安徽产一级晚籼米4120元/吨,均持平,国标三级普通东北大米4560元/吨,下降40元/吨。

  旺季收购结束后期仍将承压

  截至2月底,主产区2021年产稻谷旺季收购结束。托市收购充分发挥了政策兜底作用,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本周,南方产区粳稻出厂价格稳中回落。3月9日,江苏泰州普通粳稻(国标三等)市场收购价2820元/吨,普通粳米(国标一级)出厂价37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安徽巢湖普通粳稻收购价2700元/吨,周环比回落80元/吨;普通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回落60元/吨。东北产区粳稻价格亦呈平稳回落态势,吉林德惠超级稻收购价2780元/吨,周环比回落4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120元/吨,持平;黑龙江鸡西圆粒粳稻收购价264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600元/吨,长粒粳稻收购价2660元/吨,长粒粳米出厂价38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由于本周国内面粉价格上涨,甚至已经超过大米价格,这种情况非常少见。目前,以黑龙江圆粒和江苏普通粳稻价格进行对比,南北新季粳稻价差180元/吨,粳米价差100元/吨,若考虑外发运费,则新季东北米南下并无优势。同时,考虑到今年稻米市场需求不旺,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部分地区余粮多于往年,后期仍将面临供应压力。一方面,农户余粮较高,存在自身去库存需求,天气转暖不耐储存,农户急于出售变现;另一方面,最低收购价稻谷本周起拍,在新季稻谷尚未消化完毕的背景下,国储、地储各级陈粮陆续投放,稻谷市场新陈供应压力并存,米企多按需采购,低库存经营。新陈粮源交织,预计后期粳稻市场仍将承压。

  米企开工率低副产品价坚挺

  春节过后,稻谷副产品走货较好,叠加食用植物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本周价格走势偏强。3月9日,主产区油糠主流出厂价为2500~3120元/吨,周环比上涨120~200元/吨,月环比上涨80~220元/吨,同比上涨350~820元/吨。而碎米价格稳中有涨,周环比上涨40~100元/吨,月环比互有涨跌,幅度在-40元/吨至120元/吨,但是除黑龙江部分地区外,主产区碎米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幅度在260~360元/吨。2021年我国碎米进口251.8万吨,同比增长153%。进口低价碎米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碎米形成替代,因此碎米价格同比降幅较大。节后稻谷副产品需求旺盛,市场走货较好,价格上涨明显。其主要原因:一是市场行情疲弱,需求不旺导致米企开工率维持低位,副产品产出低但需求旺盛,支撑价格;二是近期油价走高,支撑油厂提高米糠收购价格;三是受俄乌局势影响,玉米、小麦价格上涨,油糠、碎米等饲料替代需求增加。预计短期企业开工情况难以改善,副产品价格仍将保持坚挺。

  国际米价波动进口优势仍在

  近期,受俄乌局势影响,海外供应商可能增加大米采购,远洋运输成本也将略微上涨。具体来看,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上涨,主要由于我国恢复与越南的边境贸易,越南对我国的大米出口有望增加。俄乌冲突持续,可能促使买家从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供应商手中进口更多的大米。由于玉米价格上涨,海外买家对印度碎米的需求增加。泰国受影响不大,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是泰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021年泰国向俄罗斯出口6000吨大米,向乌克兰出口2000吨大米。俄罗斯小麦出口减少,可能造成大米和其他谷物价格上涨,从而影响潜在买家的采购。我国进口大米成本窄幅波动,但相比国内市场,大米价格优势依然明显。据监测,3月9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60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2943元/吨,国内外价差817元/吨,周环比缩小33元/吨;泰国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3082元/吨,国内外价差678元/吨,周环比扩大10元/吨;巴基斯坦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2490元/吨,国内外价差1270元/吨,周环比扩大72元/吨。

来源:粮油市场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