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2022年江苏地区夏粮收购形势展望

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

  摘要:今年江苏地区夏粮收购期间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新麦收购价将大幅高开,托市收购难以启动且麦价波动幅度加大,惜售与囤粮将制约流通市场粮源供给量。在麦价高位运行且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大的情况下,建议粮食经营主体增强市场风险意识,提高市场敏感度以及市场把控能力。

 一、2022年1-5月江苏麦市购销回顾

  2022年以来江苏地区麦价涨幅较为明显且价格波动幅度加大,疫情、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使得市场主体购销心理博弈激烈,阶段性市场行情频现,各级储备小麦轮出成交情况明显好于上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很大程度上影响小麦跨区域流通以及提高物流成本;玉米市场价格高企以及政策支持小麦与玉米之间保持合理价差以保证口粮安全很大程度上支撑麦价底部。2022年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投放数量同比下降明显,且投放市场时间较短,成交价格同比高企且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加大。据统计,2022年以来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9.6022万吨,全部成交,同比下降521.0908万吨,周度成交均价2698-3160元/吨,最高成交价3180元/吨,上年同期周度成交均价2354-2635元/吨。据市场监测,截至5月中下旬,江苏宿迁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3320元/吨;徐州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3340元/吨。

  二、2021年江苏地区夏粮收购回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夏粮播种面积2461.6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5609.1公斤/公顷,总产量1380.7万吨。由于遭受大风、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江苏区域间新麦品质参差不齐,整体品质情况较2020年下降。自5月下旬江苏地区夏粮收购以来,由于新麦市场价格快速上涨且明显运行于托市收购价之上,新麦市场化氛围较为明显,农户等持粮主体惜售以及以饲企为代表的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导致麦市购销博弈较为激烈。江苏地区新麦收购初期呈现“质差价高”格局,新麦上市量少但品质较差,农户惜售以及多元主体抢购推动新麦市场收购价同比大幅高开。随着江苏地区新麦大规模上市,产质量形势趋于明朗,新麦收购呈现“质优价高”格局,呕吐毒素成为市场主体关注点,饲料小麦、制粉小麦以及储备小麦市场价格呈现多轨道运行态势。2021年江苏地区未启动小麦托市收购,这也是自2006年主产区执行小麦托市收购政策以来的第二次,上一次是2011年。据统计,截至9月30日,江苏地区小麦累计收购数量1051.2万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江苏地区小麦价格区间2420-2645元/吨,平均价格2510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小麦价格区间2160-2470元/吨,平均价格2317元/吨。

 三、2022年江苏地区夏粮收购形势展望

  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确保2022年江苏粮食播种面积8124.9万亩、总产量740亿斤以上,启动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放大优良食味稻米、专用小麦生产优势;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加强产业链联合,加快推行“种粮一体化”新模式;完善粮食储备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政府粮食储备规模,落实省级储备粮增储10亿斤任务。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今年江苏地区小麦面积3558.9万亩、较上年增加22.1万亩;据江苏省气象局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中心监测评估小麦种植面积为3573.80万亩。在小麦收获前不发生明显的灾害性天气,预计江苏小麦总产量为1378.7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6.5万吨。2022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2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较上年提高2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指出,适时组织开展粮食购销情况调查,及时掌握农民售粮进展和市场价格情况。加强收购政策宣传解读,优化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粮油供求、购销、价格等信息,引导农民适时适价售粮、企业均衡有序收粮;加强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安排衔接,结合市场形势把握好轮换时机、节奏,充分发挥吞吐调节作用。由于国际粮价涨幅明显、陈小麦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新季小麦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以及玉米市场价格高企,农户新麦心理销售价格预期较高,这将很大程度上制约新麦上市流通量;与此同时,产销区各级储备小麦阶段性大量轮入以及多元市场主体抢购将使得江苏地区新麦收购价明显高开,托市收购难以启动,市场购销博弈将较为激烈,“卖方”市场氛围将较为浓厚,收购期间将拉长,新麦收购价高开幅度以及产质量情况将影响后期价格走势以及运行空间,新麦市场价格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饲料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力度。疫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小麦流通效率以及提高流通成本,区域间结构性矛盾或加剧。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且麦价波动幅度加大,运行空间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在麦价高位运行且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大的情况下,建议粮食经营主体增强市场风险意识以及提高市场敏感度,把握阶段性市场机会。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