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5月16日-22日中国液化丙烷、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154.64点、158.58点

SHPGX导读:5月25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液化石油气(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5月16日-22日,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54.64点,环比下跌1.08%,同比上涨48.54%;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58.58点,环比下跌1.21%,同比上涨62.70%。

5月25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液化石油气(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5月16日-22日,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54.64点,环比下跌1.08%,同比上涨48.54%;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58.58点,环比下跌1.21%,同比上涨62.70%。

国际定价基准方面,据沙特阿美公司2022年5月份CP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丙烷合同价(CP)为850美元/吨,较上月下调90美元/吨,环比下跌9.57%,较去年同期上涨60.38%;5月份丁烷合同价(CP)为860美元/吨,较上月下调100美元/吨,环比下跌10.42%,较去年同期上涨63.81%;5月沙特CP大幅下跌但仍位于近一年高位,对国内LPG市场助推作用力有所减缓但仍存一定支撑。

国际价格方面,LPG国际价格与原油价格正关联度较高。从原油价格角度来看,市场对于供应趋紧担忧情绪仍在,亚洲疫情形势逐渐向好,然而市场或将面临潜在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局面;地缘支撑与金融压力形成的多空制衡局面尚未打破,国际油价仍维持高位震荡。截至上周五(5月20日)收盘,WTI以及Brent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分别报113.23美元/桶、112.55美元/桶,较前一周分别上涨2.48%、0.90%。国际油价震荡持稳,后续走势暂不明朗,对国际以及国内LPG市场支撑力度有限。因贸易计价周期缘故,我国LPG进口到岸价格往往比国际市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滞后一段时间,近期LPG外盘价格影响将在后期LPG进口到岸价格中逐渐显现。

国内市场方面,供应端宽松,需求端有所好转,市场交投氛围一般。供应端角度,上周国内进口LPG实际到港量环比前一周增多,到港船货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国产气量主要来自地方炼厂,周内LPG产量环比前一周小幅上升;整体来看,国内液化气总供应量环比前一周上涨,供应端基本面偏利空。需求端角度,气温恒定无明显变化趋势,民用燃料燃烧需求疲软态势短期难有改善;工业需求受疫情向好形势影响正逐步回升。具体来看,化学深加工方面:丙烷深加工领域,周内PDH装置开工率延续涨势,已达七成以上,丙烷化工需求稳定上涨;丁烷深加工领域,烷基化装置开工率止跌转涨,上涨幅度较小;MTBE装置开工率仍环比前一周持平,丁烷化工需求有所好转。综合来看,上周到港资源量增多,国产气量小幅上升,短期下游整体供应量环比前一周上涨;民用燃料燃烧需求维持季节性低位仍显疲态;部分地区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工业需求正逐步上升,丙丁烷化工需求同显稳中有涨局面,下游整体需求有所上升;上周国内LPG产业链相关产品多数价格上涨,但较前一周浮动不大。

中国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编制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以2019年第一日历周为基期(当周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541元/吨,价格指数为100;当周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535元/吨,价格指数为100)综合反映上一周我国LPG进口到岸的价格水平。这是对我国编制自己的LPG标杆价格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为LPG化工市场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LPG市场上的影响力。

本文来源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本文作者|陈英豪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