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当下所有关于我国能源问题的讨论,都逃不出这三种“关系”

SHPGX导读:能源问题一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无论国内国外。能源问题更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各个方面似乎包罗万象: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能源生产与供应、能源环境与安全、能源价格、能源消费与市场、能源科技与技术、能源企业、能源国际合作、能源管理……其实,以上所有关于能源的问题,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要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或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二月下旬以来爆发的欧洲大陆严重地缘政治对抗,能源、能源价格和能源交易成了此次博弈的工具和“武器”,这又让国人把目光聚焦到我国的能源问题上。

这两年,随着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央提出了“六稳六保”,其中之一便是保能源安全。当前,日益上涨的国际油价已经传导至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让老百姓的出行交通成本显著增加,能源问题更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能源问题一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无论国内国外。能源问题更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各个方面似乎包罗万象:能源安全(尤其是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安全)、能源转型、能源生产与供应、能源环境与安全(特指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身安全的影响)、能源价格、能源消费与市场、能源科技与技术、能源企业、能源国际合作、能源管理……

其实,以上所有关于能源的问题,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要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或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体制机制问题,即如何处理好国企与民企的关系,或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是即如何处理好传统能源与非传统能源发展的关系。

三是能源布局问题,即如何处理好集中式能源供应与分布式能源供应的关系。

下面,对这三个关系,一一说道说道。

1// 能源体制:如何处理好国企与民企的关系?

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宏大。于我国能源产业而言,到底是政府“有形的手”多一点、还是市场“无形的手”多一点,不是清泉三言两语能够论述清楚的。我们还是以老百姓、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看此问题。在老百姓眼里,能源问题可能就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与电网、新能源等的价格是高是低?国家如何管理这些产业?也可能就是三桶油怎么了?油价如何能降下来?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是怎么回事?去年下半年东北很多地区为何拉闸限电?我国新能源及非化石能源产业的竞争状况如何?

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一点: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若按照国企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程度划分,这个问题的现状是:

首先,于传统电力和电网这一公用事业而言,在我国完全是国企主导。于是,大家看到的是,无论五大发电集团+四小豪门(五大集团:中国国电、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四小豪门: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还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均由国企主导。若从西方经济学的语境解释,这一领域属于“寡头垄断”,即由有限的几个国企集团参与和运营管理着整个产业。

其次,于石油和天然气及石油化工产业而言(含连接油气上游和下游的管网),在我国基本上呈现“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特点,即“有限多元”“有限竞争”。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上游产业,主要有三大石油央企主导,外加有限的民营企业参与;在炼油化工和成品油销售下游产业,除了三大石油央企重点参与,民营的市场主体也很多,如浙江、山东、辽宁的地炼、化工和销售企业,多达数百家,大型的有浙江荣盛、山东东明、辽宁宝来、新奥燃气等,这一领域基本接近“完全市场竞争”;油气和成品油管道领域,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在经营。

第三,于煤炭产业而言,在我国基本上呈现“国企有限、民企无限”的特点。煤炭产业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就放开了,市场“无形的手”的调控远远多于政府“有形的手”的管控。呈现煤炭央企(如国家能源集团)、地方省市国企(如晋能集团(山西))和数不清的大小民企煤炭企业(典型的如山西煤老板)这样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的特点。这个产业的指挥棒就一个——煤炭价格,当然,现在还包括能源转型的带来的政策限制。去年下半年我国东北之所以出现拉闸限电,主要因素一是低碳导向的能源政策限制了煤炭生产导致煤炭供应不足,二是去年上半年的低价格抑制了煤炭生产商的产量。在我国仍是燃煤承担着70%左右电力应急供应的情况下,煤炭不足直接导致电力供应短缺,因此,某些地方拉闸限电在所难免。

再者,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产业而言,在我国目前主要呈现“民企主导、国企为辅”的特点。这一行业纯粹是“完全市场竞争”状态,恨不得一个县级市就有几十家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例如,目前,稍有实力的民企均在抢滩布局氢能产业,导致这一产业已出现“过热”和泡沫。可再生能源发电现在是市场化的,这一点来看,整个发电行业的市场化、多元化正在演进。另外,新能源产业中的核能,目前基本上是国家控制的,这主要是这一行业的安全敏感性和技术门槛较高。

至于下一步,上述这四大能源产业管理方式走向何方,是国企为主还是民企为主,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可能还是差异定位、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会搞一刀切。

2// 能源结构:如何处理好传统能源与非传统能源发展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到底是传统的化石能源多一点,还是非传统的非化石能源多一点?也就是,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风、光、生物质、水、核能等)各自占比多少才算合理?能源转型、能源科技与技术创新等,其最终的结果还是反映到各类能源品种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上。

当下,就全球平均水平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33%、30%、25%和10%左右,呈现“三大一小”的特点,基本上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分天下。

当下,在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56%、18%、9%和16%左右,基本上呈现煤炭“一家独大”的特点,因此,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依然处于“煤炭时代”。近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每年约在46亿吨标煤。电力,属于上述一次能源转化而成的二次能源,当前,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在23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来自风、光等非化石能源。

未来,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上,主要是受到“2030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这一硬约束的影响。根据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的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煤、油、气、非化石占比分别为42%、18%、12%、28%,到那时传统能源与非传统能源的比例大致是7:3;预计到2060年,煤、油、气、非化石占比分别为6%、5%、10%、84%,油气仍然占比15%,到那时传统能源与非传统能源的比例大致是2:8,几乎是与当前的情景颠倒。

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将维持在70%左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或将上升至55%,油气问题依然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大问题;在国内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有效获取海外油气资源仍是我国油气供应安全的重要保障。

3// 能源布局:如何处理好集中式能源供应与分布式能源供应的关系?

集中式和分布式是能源供应与利用的两种方式,特别是对于二次能源——电力而言。

按清泉的理解,集中式能源供应与利用体系,就是“从中心到外围”的模式,讲究长距离调配,讲究主次有别,实际上是一种“金字塔”式的能源管理与利用模式。在我国,主要采取集中式能源供应方式,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类似的能源资源在一个较大时空范围内进行调配和调运,就是集中式能源供应的典型体系。

在我国,最能体现集中式能源供应的应该是“特高压”电力输送这一模式了。特高压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特高压电网便是以特高压技术为技术基础,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特高压输电模式的优势在于其经济、规模和高效。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特高压及其配套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基于特高压这种超长距离输送,国家电网还是还倡议成立了“全球互联网”组织,以期打造一个国际性的输配电治理体系。

另一方面,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比如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受社会形态、发展模式、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往往采取分布式能源供应与利用方式。在国外,往往是按照社区进行管理,一个社区往往拥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能源供应与使用系统,一个国家成千上万个社区便是成千上万个独立能源系统形成的网络。分布式能源供应与利用方式特别适用于非化石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因为非化石能源,如风、光、生物质能等往往是分散的、均匀的、小规模的,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正好匹配非化石能源这一特点。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逐步提升,分布式能源供应体系或将取代集中式,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主流模式。

以上这三种关系只是清泉的一家之言。其中,国企与民企的关系代表着管理模式的差异,其背后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传统能源和非传统能源的关系代表着未来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是化石能源多一点,还是非化石能源多一点,其背后是能源转型,更是能源技术的迭代和创新;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使用方式,背后反映的是未来我国能源利用到底是走“中心化”之路,还是“去中心化”之路,后者体现的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本文来源 |清泉能源SpringEnergy

本文作者|油涌如泉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