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月报解读 | USDA6月油脂油料供需报告解读

华融融达期货

USDA于北京时间6月11日发布了全球油脂油料供需报告,对新旧作数据均进行了调整。报告将2021/2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上调262万吨,主要来自巴西产量上调100万吨和阿根廷产量上调140万吨。全球大豆压榨量上调169万吨,其中巴西增加100万吨,阿根廷增加25万吨。全球大豆出口量上调33万吨,主要为美国上调82万吨。最终全球大豆库存上调91万吨至8615万吨,库存消费比回升至23.63%。2022/23年度新作大豆数据调整较小,产量继续调增68万吨至3.95亿吨,出口量调增30万吨,压榨量调增42万吨至3.78亿吨,最终新作期末库存调增86万吨至1.0046亿吨,库存消费比26.59%。详细调整见下表:

从当前的美国天气来看,2022/23年度美豆丰产应无问题,近两年的高价大豆也确实能够刺激巴西和阿根廷农民扩种大豆,但是南美种植毕竟还需要等到9月以后,且生长过程中的天气如何还不确定,未来产量能否达到USDA给出的预估水平有待观察。菜籽方面,2022/23年度全球菜籽产量将由上一年度的7138万吨增加940万吨至8080万吨,主要是加拿大菜籽产量增加了740万吨。但是由于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葵籽2022/23年度产量由上一年度的5737.9 下降815万吨至4922.2万吨,因此菜籽的增产基本被葵籽的减产抵消了,全球蛋白粕增量主要还是来自大豆。不过由于新年度菜籽的大幅增产,2021/22年度全球菜籽极度偏紧的供需状况将会得到大幅好转,国内高企的菜籽进口成本预期将会有所下降,相应的国内菜粕和菜油的成本也会下降,豆菜粕价差、豆菜油价差大概率将由之前的低位回归正常。

当前巴西和阿根廷旧作收割基本完毕,虽然产量较上月有所调增,但是全球大豆旧作仍然非常紧张,2021/22年度的库存消费比仍然只有23.63%,是2014/15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从2个主要大豆出口国来看,6月美国的旧作出口预估为5905.8万吨,截至6月2日美国的大豆出口量加未执行合同量已经达到5996万吨,到9月期末仍有13周的时间,仍有可能继续增加,因此美豆旧作期末库存可能继续下调,美国大豆供需仍然偏紧。巴西方面,按照USDA使用的10-9月的作物年度计算,2021年10月-2022年5月巴西已经出口5187万吨,离8225万吨的目标还有3038万吨的差距,即2022年6-9月需达到与2021年6-9月3100万吨的相近的出口水平。而按照巴西本国的作物年度(2-1月),如果达到预期销售目标,则巴西期末库存将只有225万吨,因此巴西大豆供需也非常紧张。

消费端看,全球大豆的需求如何演变至关重要,由于中国大豆需求占全球65%以上,处于绝对核心地位,而中国的生猪养殖需求占全国总需求的一半以上,因此需要分析生猪未来的存栏情况。中国的生猪养殖目前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虽然较之前的大幅亏损有所好转,但是仍不足以驱动下游养殖场大幅补栏。农业农村部公布的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177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1.9%,生猪的产能仍然较高,长期来看未来6个月生猪供需应该仍然较为均衡。国内大豆供给方面,由于5、6月大豆到港量非常大,均超过900万吨,加上国内从4月1号以后开始抛储进口大豆,累计成交近210万吨,因此国内大豆供需较为宽松,现货基差不断下滑。油厂在盘面利润持续为负的情况下本来可以依靠现货基差弥补,但是随着现货基差的下滑油厂现货利润也开始亏损,因此采购远期大豆的欲望并不强烈。

目前北半球各种油籽作物都处于种植和生长期,需要关注各油籽主产国的种植面积及生长天气,以及俄乌冲突和谈判的进展,是否会影响两国的油籽产量和出口量。当下全球油籽供需处于双弱格局,再加上宏观货币、汇率等因素的干扰,以及全球多个粮食主产国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量,多重因素导致美豆及国内豆粕始终维持震荡状态,而这种情况在强现实弱预期的格局下恐将继续延续。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