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Mysteel解读:2022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供需情况剖析——供应篇

周期反转 是市场共识也是既定事实

图1 2021-2022年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走势图

从目前的猪价底部反弹、母猪去化情况以及对应的出栏缩量情况,新一轮猪周期开启是市场共识,矛盾点在于去化程度无法统一,另外对周期持续的时间和上涨的高度有认知的差异。抛开能繁母猪去化的绝对数量来看,至少从能繁母猪的变化趋势和生猪出栏缩量来判断,现货价格从底部持续反弹可以认为是周期开启的第一阶段。

供应边际持续收紧 年底警惕仔猪的坑

图2 2021年4月-2022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同环比走势图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能繁母猪4192万头,环比增加0.4%,是能繁连降10个月后的首次转正。原因有二:

(1)5月行情偏稳向好发展、且猪价涨至成本线附近,养殖场深亏局面得到明显改善,母猪淘汰步伐放缓,规模场后备母猪转能繁数量明显多于母猪淘汰量,而部分散养户也存在三元留母及补栏、扩栏现象;

(2)市场对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一度前行情预期相对看好,配种量、补栏量均有所增加,所以未来能繁大概率将维持几个月的环比增加,虽然对于明年二季度往后的行情不算利好,但目前来看,至少明年一季度前期,生猪供给端是持续收窄的态势。

图3 2020年-2022年样本企业商品猪出栏量月度走势图

而且,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统计,5月末能繁母猪环比增加1.86%,其中规模场母猪存栏环比增加1.83%,散户母猪存栏环比增加2.71%。同时5-6月份生猪出栏量均环比减少,这也印证了产能去化完成、供应边际收紧的现状。

图4 2019-2022年二三元能繁母猪占比情况

另外,虽说自去年下半年母猪存栏结构优化以来,母猪效能有明显,但并不能抵消绝对量的减少。据Mysteel数据统计,2022年五月二三元能繁母猪存栏量占比为90.69%:9.31%,较2021年6月份的54%:46%有明显转变,结合二元、三元母猪的性能差异,进行简单计算,母猪的实际产猪效率并未有明显改变,相反的还有小幅的提升。这同样印证了产能去化完成,新周期的到来。

图5 2019-2022年7kg仔猪价格走势图

但因市场对年底行情仍存较强预期,4-6月份仔猪料环比增幅较大,仔猪育肥料亦有较大环比改善,所以年底供给端存在集中放量预期,加上年前的冻品的集中入市,将对年底行情形成较强制约作用。

短中期供给形势鲜明

图6 二次育肥趋势变化图

3月份市场多在观望,而4月中旬后猪价不跌反涨,导致部分二次育肥错过低谷机会,所以二次育肥没有预期的多。

其次北方部分散户肥圈挑母和肥转母现象不少,本应和肥猪一起出栏的圈母被留种,减少了出栏量,抵消了部分二次育肥,所以今年二次育肥的体量和量级要比正常年份偏低。

图7 2021-2022年标猪-肥猪价差走势图

而且,因为标肥差的原因,5月份上旬散户压栏现象较多,但中下旬肥标价差倒挂之后,肥猪有大量抛售现象;所以进入6月后的传统淡季,不管是规模场还是小散户,手里的大猪都偏少,而因为大猪消费及天气热以及料肉比等一些因素,往后继续压栏的并不多,所以从体重的角度来看,7-9月份体重对供给的影响是不大的,或者说是利好的。

供给中期强势看好 短期看规模场量、长期看仔猪及冻品

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情况,直观的体现4-5月份之后的生猪出栏量持续减少趋势。

但是因为4-5月份的压栏及二次育肥的量使得出栏均重持续增加,将平抑6月猪价的高点。而且当前体重水平仍要低于以往,且在6月中旬猪价上涨后,压栏现象不多,规模场、散户手中,大猪存栏量十分有限。

另外二次育肥方面,虽北方部分地区肥圈挑母情况较多,但多集中在部分散户身上,对二次育肥比例的抵消作用相对有限,而且按官方数据21年6月能繁母猪峰值,对应出栏在今年五月到六月,导致很多人四月猪苗便宜没多少人上,同样二次育肥也想在五月低谷补栏,结果五月猪价反涨,幅度还不小,导致部分二次育肥错过低谷机会,所以4-5月份二次育肥量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多,同时6月中上旬行情稳中小涨,二次育肥入场的量也比较有限,加上南方梅雨季下的非洲猪瘟担忧,导致目前二次育肥整体的体量十分有限,所以7-9月份的行情受二次育肥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所以个人预计6月份的压栏情况相对偏少,而逐步扩大的标肥差也使得5月中下旬大猪抛售量偏多,加上天气转热后的大猪需求降低、不划算的料肉比等等,所以总体来看7月往后的体重降持续减少,相应的对行情产生利好。

三季度往后能繁母猪去化兑现期将得到明显体现,生猪出栏量持续减少将利好行情,并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之后供给量将再度因5月份的能繁增长而开始增加。

所以,整个的供给侧的变化趋势是,今年下半年的6-7月份偏稳小减,然后开始明显减少,然后到明年1季度前后减幅收窄,之后开始缓慢由减转增。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