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钢材:下跌中继 4000不远矣

终端需求疲弱,叠加市场情绪悲观,黑色系连续1周长阴重挫。螺纹主力合约从最高4834元/吨最低跌至4074元/吨,跌幅15.7%;热卷主力合约从最高4913元/吨最低下探至4158元/吨,跌幅15.4%;双焦的节奏类似成材,但铁矿不太一样,铁矿的弱势早于成材,从最高948元/吨跌至今日收盘还没有出现止跌信号,按今天盘中最低价格698.5元/吨来计算,铁矿已经跌去了26.3%。连续暴跌后,黑色系除铁矿外有了企稳迹象。盘面上,螺纹主力合约在4100-4250,焦炭主力合约2950附近出现一定支撑。成材现货端,昨日237家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18.86万吨,环比增49.4%,说明价格下跌后确实吸引了终端需求来补库。那么黑色系在这个位置的驻足是下跌中继还是积蓄超跌反弹的动力呢?我们更倾向于下跌中继。

01不要再让疫情背锅了

伴随4月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期过去,加之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5月宏观经济进入修复过程,供需两端数据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投资稳增长作用突出,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上扬,主要拉动力来自基建领域,而楼市低迷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延续负增状态。当前的复苏节奏与2020年类似,供给侧领先,需求侧滞后。与2020年不同的是,当时中国经济处于上行通道,而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房地产形势也不可同日而语。尽管5月经济数据普遍好于预期,但复工复产引起的国内经济自发修复因缺乏需求的支持而难以持久。

聚焦到钢铁行业,生产端受疫情影响主要是物流方面,目前基本恢复正常。但需求端却迟迟未走出阴霾,我们不认为是疫情导致的需求大幅下滑。疫情期间螺纹表需北方地区同比下滑21%、南方地区同比下滑32%、华东地区同比下滑32%。没有受疫情影响的华南地区需求下滑程度跟华东差不多,说明疫情并不是需求下滑的主因,根源还是在于房地产。我们认为全国螺纹钢表观消费下滑30%,其中有超过8成是由房地产下滑引起的,疫情因素不超过20%。

02供给端自发收缩

但明显赶不上需求端下滑

1-5月累计粗钢产量43502万吨,按照4月中旬四部委对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部署,要确保实现 2022 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6-12月日均粗钢产量最多279.3万吨/日。整体来看,目前的日均产量大幅高于目标水平,为完成2022年的压减工作,后续日均产量或将加速环比回落。

粗钢产量压减政策压制原料需求预期,双焦、双硅及铁矿石等原料盘面均重挫,盘面开始走负反馈的逻辑。原料需求预期减弱,原料价格见顶,成本端下移。地产数据偏弱的情况下,预期中的疫情后钢材需求回补“不见踪迹”。成本坍塌叠加需求坍塌,钢价暴跌,急需供给端政策出台改善供需平衡表。

目前具体粗钢压减目标仍未出炉,国有钢厂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大规模减产可能性较小,但目前价格已经跌破高炉成本,部分民营钢厂已经开始实施减量检修计划以降低库存。据统计,6月底-7月份唐山及周边共计8家钢企10座高炉计划检修减产;山西省内钢厂供应端较上周出现明显减量,部分钢厂逐步开始自主性减产计划;江苏省内12家长短流程及调坯轧材厂,长流程钢厂处于不饱和生产状态;短流程钢厂中2家未停产的处于未饱和生产,另外2家刚开始停产。据不完全统计,6月15日以来,全国样本企业共有18座在检高炉,累计容积20310m,铁水日产量减少5.43万吨。有些钢厂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有减产计划,但是现在成材销路不佳,且钢厂一直保持累库的状态,估计7月份各家都会有不同程度减产。

即使供给端已经自发收缩,但明显需求下滑速度更快。上周螺纹表需280.54万吨,环比减少8.94万吨,同比去年减少63万吨或18.3%;热卷表需环比减少11.52万吨至310.62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7.32万吨或5.3%。本周找钢网统计的热卷表需依然萎靡,环比继续下滑。虽然建材需求环比小幅回升(增量主要来源于中西部地区),但以目前的需求强度,实现淡季去库难度无疑是巨大的。

03稳增长政策能支撑黑色系需求吗?

三季度是已确定政策的集中落地期,政策效果还待显现。整体上看,近期疫情形势整体好转,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减弱,随着稳住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地实施,实体经济也出现一定好转迹象。但也要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变、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等影响下,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尤其是总需求不足,消费仍然偏弱,但是为了防范更大的风险出现,目前国内的宏观政策总体偏向于落实之前已经出台的政策,进一步放松的措施受到各方面制约掣肘。比如,6月份LPR没有进一步调降,对黑色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房地产磨底时间可能超出历史经验。

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就需要财政政策发力。从5月份财政支出可以观察到,财政支出整体维持向基建领域倾斜,大家关注的专项债的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推出33项稳经济举措,其中之一是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早在3月底,国务院要求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目的在于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由于4月疫情扩散等超预期因素,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国务院再次要求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提速。财政部随后发文,要求地方6月底前要完成大部分今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并于三季度完成剩余额度发行扫尾工作,留下更多时间形成实物工作量沉淀。现在的要求是8月底发行完毕。

不过从专项债完成发行,到资金实际到项目单位账上仍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此前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地方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约1.25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向项目单位拨付债券资金8528亿元,占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68%。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5月,全国各地共开工16097个项目,环比下降3.8%;总投资额57712亿元,环比下降17.1%,同比增长41.1%。虽然宏观政策在房地产基建方面持续释放利好消息,但实际需求增量却极为有限。

受益于资金使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项目审批和开工提速,疫情冲击减弱等积极因素,未来几个月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回升。不过,城投融资、土地出让金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基建反弹幅度可能有限,对钢材的需求带动无法对冲房地产下滑产生的溢出。

04钢材出口能弥补国内需求下滑吗?

今年俄乌冲突间接给我国钢材出口发了一个“大红包”,带动国内钢价尤其是板材类钢材走出一波小牛市,但本轮出口红利来的快去的也快。

5月我国出口钢材775.9万吨,同比+47.2%(环比+84.8%);1-5月我国出口钢材2591.5万吨,同比-16.2%。2月份起受乌俄冲突影响,海外市场价格大幅攀升,海内外价差再次拉开,2~4月初我国钢材出口接单情况有所改善,3月份出口量开始有所体现,4月份受国内疫情影响,部分港口压港情况严重,导致部分4月出口单并未完全装船发运,加之海外地缘冲突升级,海运也有一定程度受阻,所以4月份出口量增幅并不明显,部分订单推迟至5-6月份发出。

短期来看,不排除有部分订单推迟至六月装船。虽然目前乌俄冲突还未结束,但受独联体地区钢铁生产逐步恢复影响,各国也正在寻求各种途径恢复全球钢铁供应,且从海外需求情况来看,终端补库基本完成,海外市场价格也开始理性回归,海内外价差逐渐缩减,近期我国钢材出口询单以及签订都有一定程度缩减。预计本轮出口旺季过后,我国钢材出口量将再次呈现周期性回落,所以指望出口调节国内供需失衡的局面是不现实的。

05风险出清了吗?下跌完成了吗?

近端需求出现了一些边际好转的迹象,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快速回升,给市场带来一丝希望。不过深入观察就会发现,成交量的上升是因为有少数几个城市近期集中推盘,包括青岛、广州、苏州等,这几个城市的成交量甚至都远高于去年同期,上海6月份的成交量也显著高于4-5月份,但尚未回到去年6月份的水平。30城中其他城市,比如南京,武汉,成都、杭州等,成交量环比回升不是很明显,6月份销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所以成交回升明显主要是少量城市贡献的,大部分城市环比回升并不明显。延伸到全国,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分化更明显。总体来看,在复产复工以及地产政策的放松下,销量的回升是可以预期的,不过销量回升的速度和强度可能不会像2020年那么显著。

在地产销量回升的同时,开发商端的信心则没有那么明显改善,拿地和新开工持续疲弱,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继续探底。一般来说,从房贷利率下降到商品房销售企稳需要2-3个季度;从商品房销售到新开工和土地购置企稳又要2-3个季度。一季度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滑,二、三季度利率仍在下降通道,预计四季度房屋销售存在边际好转的可能性,但实际转到至新开工可能要明年。

我们之前判断连续多天建材成交量在18万吨以上或周度表观消费达到330万吨以上,价格就存在反转机会,昨日237家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18.86万吨,环比增49.4%,说明价格下跌后确实能吸引终端进行补库,但基于对房地产节奏的把握,我们认为终端补库持续性不强,类似五一前后我们的判断,“每当价格跌一波,钢厂或者投机需求都会出现短期补库行为导致价格反弹,但是在脉冲式补库结束后,需求持续性仍然不足以维持价格保持高位,后面就会继续下跌。虽然总体方向是下跌,重心下移。”

现阶段全国需求又进入到传统淡季时期,华东及华北等地区还面临更多降水、高温等季节性干扰的考验,下游资金回笼情况一般,在市场情绪偏弱的情况下,需求释放的积极性也将同步降低,市场面临的去库压力在不断加大,所以尽管价格已经大幅下跌,但风险尚未出清。

钢厂利润恶化,行业需要重新调整供需结构。目前问题的核心还是需求端太弱,稳经济政策不断出台,但是政策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还需要时间传导且效果不确定,目前能立竿见影的缓解供需矛盾的办法就是钢厂限产,民营钢厂已经自主减产步伐加快,实际效果需要观察本周铁水产量。

限产政策将决定黑色上下游产业链利润再分配比重,但是若粗钢压减具体目标维持在2500万吨附近,那么对黑色板块影响不大,供给依旧难以对冲需求下行,利润偏低的格局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变,黑色板块需要用下跌来化解矛盾。若超越市场主流预期的2500万吨,达到5000万吨左右,那么会对修复成材的供需平衡表起到重大作用,这种情况下,钢材还有上涨空间,但铁矿价格有望重蹈去年的覆辙,钢厂利润得到修复。

06后市判断及策略

在钢材供需出现切实性改善之前,也就是开启去库周期之前,钢价仍将维持弱势震荡的格局,螺纹主力合约在4100-4300,热卷在4150-4350区间徘徊,试探这个区域能否刺激一波需求。不过我们认为终端短期补库完成后,需求持续性不足以维持价格保持在从区间,后面还有第二波下跌,螺纹热卷远月跌破4000后,近月也会随之突破4000元/吨。

铁矿方面,随着土耳其(废钢国际市场的主要买家)废钢进口价格不断回落,我国废钢的进口窗口打开,另有国产铁矿石“基石计划”在后虎视眈眈,铁元素供给增加预期愈发强烈,叠加粗钢压减预期,进口矿价格压力重重,铁矿跌势难改,我们以国产矿成本做为本轮下跌的目标位,即600元/吨。

套利可选择多螺空矿,做多螺矿比。截至6月22日收盘,螺矿比已经上升到5.82,预计能到6.5-7之间。

卷螺差目前并不推荐。两者需求端的确存在一定差异,但供给端同样存在差异,两者都处于累库阶段,并不能明确谁先走出去库行情。

07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需求回补力度,宏观刺激力度是否加码,粗钢压减政策扰动。(中信建投期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