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等待的成本——华创投顾部专题报告(2022-7-9)

最近在拜访银行客户的时候,普遍反馈都有较大的配置压力,但又觉得利率太低。该配置还是该等待的问题,我们此前分析过。这里再详细分析一下。实际上,选择就是两个:现在配置,或者等待一段时间,等利率反弹后再配置。这里就存在一个等待成本的问题,因为等待的时候,只能去投一些短期品种,从等待的时间看,确实收益要低于直接配置的收益。如果等待时间过后,利率出现上行,那个时候如果长债的收益变的更高,那么等待则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公式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银行要配置10年的国债,第一种选择是直接配置10年国债。第二种选择是先等待3个月,这三个月期间,就滚动放7天回购(这种算是最低收益的做法),3个月后的再配置9.75年的国债(由于贴近10年,可以粗略计算等于10年的国债收益率),当两种选择,从10年的角度得到的综合收益相等时,会有这个等式:

10*(当前的10年国债收益率)=0.25*(7天回购利率)+9.75*(3个月后的10年国债收益率)

可以倒算出3个月后的10年国债收益率,我们假设是两个选择的临界点(假设是X)。如果3个月后的实际10年国债收益率超过X,则等待是更好的选择;如果3个月后的实际10年国债收益率低于X,那么当前直接配置10年国债更优。

因此,X-当前的10年国债收益率,可以看成如果先投资短期品种,再投资10年国债的等待成本。显然,这个等待成本越低,等待的策略就更优。

按照这个逻辑,实际的情况如何?我们可以用上半年的已经走完的市场数据来说明。从图1,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等待的阶段,投资的收益越高,计算的临界点(X)越低。例如,如果投资3个月存单来代替滚动7天回购,等于等待时间内的收益更高,那么计算的X要更低一点。也就是曲线越平,意味着在等待的时间内,投资短端比长端的收益并不差多少,因此等待的成本就更低一点。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短期和长期利率绝对水平都很高的情况下的平坦阶段,还是应该直接买10年更好,因为那个时候10年国债的绝对收益已经很高。例如2013年钱荒,2017年末因为金融监管导致的曲线在高位的平坦。而如果短期和长期利率都很低的情况下的平坦阶段,则应该买短期品种来防御。

(2)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上半年的10年国债利率并不高,所以即使3个月放回购,计算出来的等待成本(X-当前10年收益率)也就1-3bp。也就是说,只要后期国债利率上行超过3bp,先放回购再买10年国债的策略是比直接买10年国债要更优。

(3)具体而言,1月份,10年国债利率处于低位,如果放7天回购,只需要3个月后10年国债利率超过2.77,等待策略就更优。实际4月10年国债的均值为2.8,所以等待策略更优。

2月和3月计算出来的X分别为2.795和2.825,但5和6月份10年国债均为2.78,利率并没有回升,所以2,3月份选择等待就不如直接配置。

4月份计算出来的X为2.823,7月份目前收益率为2.84,因此等待策略依然最优。

(4)所以,是否选择等待策略,核心还是看后期利率是否起来,如果预期后期利率要回升,等待策略会更优。相反,如果认为未来利率是下行的,当然就不用等待,而是应该直接买10年国债。

(5)当前10年国债2.84,计算出来X为2.87。那么未来3个月10年国债是否可以达到2.87?市场目前存在分歧。我们认为,后期几个月,经济复苏是大趋势,目前资金利率太低的状态也不可持续,因此未来利率大概率会回升,所以等待策略还是最优。而且,一旦资金利率逐步回升,短端和长端的利差会变小,因此等待策略更优。

此外,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一般而言,即使1年内10年国债的波动再低,也会围绕当年均值至少上下20bp波动。那么今年下半年,10年国债在目前2.8的位置往上波动20bp,并接近3%,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率上升的阶段,先采取防御,等待利率上升后再去配置才是最优的选择。

当然,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部分银行的考核是按照年度考核,也就是银行是算年度的配置收益。如果是这样,上述的公式将要变成:

1*(当前的10年国债收益率)=0.25*(7天回购利率)+0.75*(3个月后的10年国债收益率)

如果当前10年利率是2.8,未来三个月的7天回购利率是1.6,倒算出来 3个月后的10年国债利率要到3.2。显然,这个要求过高了。所以这种考核模式下,最优的策略还是年初就配置,而不是等待。但我们认为这种考核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在这种考核下,银行更强调当年的收益而忽视未来10年的综合收益。如果是这个考核模式,肯定是年初直接配置50年国债最优。

实际上,很多银行还是以贷款的思路去配置债券,本着“早放贷早收益”的思路也就产生了“早投资早收益”的债券配置思路。但我们认为利率的趋势才是决定配置节奏的关键。如果认为利率趋势向下,那么现在就应该配置;如果认为未来利率要向上,那么现在应该等待。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