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经济修复进行时——华创投顾部6月经济数据点评(2022-7-16)

国家统计局公布二季度GDP和6月经济数据:(1)二季度GDP同比0.4%,预期1.1%。前值4.8%;(2)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3.9%,预期4.5%,前值0.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1.3%,前值-5.1%;(3)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6.1%,预期5.9%,前值6.2%;(4)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1%,预期0.5%,前值-6.7%;(5)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5%,前值5.9%。(以上预期值均来自Wind)

1. 生产:中游制造业恢复偏强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9%,较上月回升3.2pct,季调后环比0.84%。6月工业生产处于环比脉冲修复减弱,同比回归正常的阶段。从环比来看,6月环比增速依旧高于疫情前平均水平(21年6月-22年2月均值为0.35%),但较5月的4.22%明显回落;从同比来看,6月同比增速恢复至去年四季度水平。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8.7%(+1.7pct),制造业同比3.4%(+3.3pct),电热气水业同比3.3%(+3.1pct)。

分行业看,(1)汽车制造业反弹最为明显。6月同比回升23.2pct至16.2%,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本轮疫情影响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作为疫后复工复产的重点行业,疫情期间积压的订单在6月得到较快回补。(2)除汽车外,中游制造业增速实现全面回升。其中,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和运输设备回升幅度均在5pct以上,且均实现正增长。

服务业生产同比转正。6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1.3%,较上月改善6.4pct,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接触性服务业的完全放开还受到疫情限制。工业和服务业加权同比2.3%,较上月回升5.2pct。

2. 投资:基建是主撑、制造业有韧性、地产是拖累

6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5.6%,较上月回升1pct,季调后环比0.95%,高于季节性。从三大投资分项来看,基建投资当月同比12%(+4.1pct)>制造业投资9.9%(+2.9pct)>房地产投资-9.4%(-1.6pct),基建投资是主要支撑,制造业投资保持韧性,房地产投资依旧拖累。

6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2%,是稳增长主要抓手。财政政策上半年发力,基建高增确定性最高。截至6月末新增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并要求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同时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资金得到保障。同时,疫情对建筑开工约束缓解,从近期沥青开工率等高频数据可以看出基建施工也在提速。叠加去年较低基数,预计基建投资至少在三季度仍有望保持高增长,并成为撬动信贷扩张的支点。

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9%,受益于留抵退税和出口拉动。6月留底退税规模超3600亿,进一步补充了企业现金流。同时我国制造业具有明显外向型特征,外需对制造业投资起到一定拉动作用,6月出口同比在17.9%高位,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

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9.4%,除销售外的各项指标修复受阻。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回升13pct、17pct至-18.3%、-20.8%,前期高频的30城成交数据已有指向。7月以来30城销售数据再度回落,销售端依旧不容乐观。从资金端来看,在销售回升的带动下,定金及预收款、按揭贷款降幅收窄,但贷款、自筹资金依旧低位,显示房企融资环境没有改善。除此之外,6月购地面积、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速分别为-52.8%、-48.1%、-40.7%,跌幅甚至超过疫情重创的4月。

3.消费:可选消费修复弹性高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3.1%,较上月回升9.8pct,季调环比0.53%。消费同比转正速度快于武汉疫情后,那轮疫情之后消费在5个月后才恢复正增长。从结构上看,(1)可选消费恢复弹性最大。其中,汽车销售同比增速回升30pct至13.9%,贡献社零增速约2个百分点。出台的车辆购置税减半、地方购车补贴等政策对汽车消费提振效果明显。此外,金银珠宝8.1%(+23.6pct)、化妆品8.1%(+19.1pct)、通讯器材6.6%(+14.3pct)恢复也比较迅速,可能主要与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有关。(2)社交服务相关消费改善幅度也较大,餐饮、服装较上月分别回升17.1pct、17.4pct至-4%和1.2%,但目前增速仍低于疫情前。(3)家具、装潢等地产后周期消费品处于偏弱区间,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相关,而家电受益于家电下乡等政策支持,表现较好。(4)粮油食品、饮料、药品等必选消费受疫情影响小,增速体现平稳。

4.就业:青年就业压力凸显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5%,较上月回落0.4pct。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3%、4.5%。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再度走高0.9pct,6-7月对应毕业季,青年失业率面临季节性走高,而在今年就业压力更加凸显。就业是稳预期和需求修复的关键,7.13国常会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提出保市场主体、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增加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等多项举措,保就业政策会持续发力。

5.经济修复延续

二季度GDP同比0.4%,其中第一产业当季同比4.4%高于整体增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同比分别0.9%、-0.4%,主要体现 4-5月疫情冲击。5月在上海局部解封下各项指标已有好转,6月对应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第一个月,经济进一步向常态回归。从结构上来看,基建是主要驱动力,出口和制造业保持韧性,消费反弹超预期,房地产是主要拖累。

其中,基建和房地产均受政策作用,但两者走势相反,基建向上、地产向下。基建由政府主导,受市场预期转弱影响小,是政策最能把握的领域,后续仍有上行空间。房地产一方面受市场预期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房价预期下降导致加杠杆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政策放松幅度也相对克制,实际表现一直低迷。出口偏强主要受到海外生产和出行需求的支撑,同时疫情好转后国内制造业生产能够较快承接海外订单。短期内制造业和出口韧性都有望保持。消费中耐用消费品的反弹是主要超预期部分,可能来自前期积压需求的后移和消费政策刺激导致未来需求的前移,短期仍有反弹空间,中期取决于经济、就业形势对居民消费信心的影响。

7月以来疫情反复扰动市场对经济修复的预期,但在常态化防控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减弱,目前来看疫情整体可控,对应经济整体改善的走势仍在延续。上半年GDP同比增速2.5%,与经济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对应稳增长政策会加大发力。整体节奏上,三季度经济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相应的利率存在上行压力,四季度可能迎来更好的布局窗口。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