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沪铜、沪锌行情7月16日 铜价中短期震荡向上

铜铜观点:国内消费韧性较强,铜价维持震荡走势信息分析:(1)二季度中国GDP增长7.9%,前值18.3%,预期8.1%;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前值15.4%,预期12.1%。(2)据SMM调研数据显示,6月份铜管企业开工率为80.59%,环比下降3.9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8.69个百分点,预计7月铜管企业开工率为78.16%。(3)现货方面,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310-升水390元,均价升水350元,较上日回升80元;7月12日SMM铜社库下降1.28万吨,程序化交易至18.97万吨,7月15日广东地区减少2971吨,至74196吨;沪铜、钢材、铁矿石行情7月16日 中短期震荡向上 SMM1#铜和1#光亮铜价差1061元,较上一日增加35元;7月15日,沪铜进口盈利106元,环比增加81元。逻辑:当前宏观面来看,美联储政策处于流动性收紧预期的敏感期,关注7月28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届时铜价或有望选择方向。就供需来看,铜精矿供应在持续改善,精矿加工费持续上行;国内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但我们也看到弱铜价对电力板块铜消费有提振,周四铜现货升水和内外价差继续走强。整体来看,我们维持铜价中短期震荡向上的判断,沪铜支撑6.73/6.80万,阻力7.00/7.20万。操作建议:持多,适度增加区间操作风险因素:中国铜消费走弱;通胀压力及政策收紧。

中国确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色产业链处于高能耗行业,且锌在有色板块中碳排放量位于中位偏高水平,碳排放压力较为凸显。本文对锌产业链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并重点分析了双碳政策对未来锌产业链的影响。有色基本金属的吨量生产碳排放排列为,铝>镍>锌>铜>锡>铅。其中,锌排列第三,吨锌碳排放处于中位偏高水平。未来几年国内锌冶炼产能计划投放的规模较大,国内冶炼产出将不断释放增加,因此,锌行业的能耗压力也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在2025年左右提前实现碳达峰的难度十分巨大。锌产业链中,能耗多集中冶炼工艺中(比如湿法冶炼中的电积和焙烧耗电较多),吨锌的冶炼生产总消耗碳排放量为5.18吨左右,锌矿采选碳排放量较小,吨锌的生产总能耗排放量约为5.19吨。双碳目标对锌产业链的影响:(1)相对传统原生锌的湿法冶炼工艺,再生锌生产的电力能耗不存在优势。但再生锌的生产,对电炉灰等固废料进行了充分利用,符合资源绿色化发展方向。二次锌资源存在分布分散、成分波动大、难处理等特点;不过在政策对二次锌资源规范化处置的引导下,预计中国再生锌产出占比将从2020年的9%提升至2025年的12%-13%。(2)2021年各地能耗管控开始加码,国内锌供给端干扰增加,限产成为部分地区最直接的降耗方式。同时,后期锌产业能耗总成本上升,将倒逼锌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综合利用等。(3)对锌消费的影响:未来基建领域中锌的应用场景将增加,整体趋势温和向好;风能部件对锌将有一定的拉动,光伏支架的用锌增量或十分有限,而新能源汽车挤占传统汽车的产销,对锌的消耗增量主要体现在汽车的总量增长上;锌电池也有望成为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增量空间预期暂未十分明朗,未来增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