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39家钢企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排行出炉!多数钢企克服多重压力和挑战

受新冠疫情防控和钢铁市场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国内钢企经营效益同比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整个钢铁行业,受原燃料成本高企和下游钢铁消费需求下降、钢材价格低迷的影响,今年1~7月,特别是二季度以来,运行呈现明显下行趋势,1~7月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企业集团口径共90家,2021年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85.5%)利润总额936亿元,同比下降63.4%。7月全行业出现月度亏损,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亏损96亿元,在列入统计的90家企业中,63家当月亏损,亏损面达70%,亏损总额为132亿元,当月出现亏损的63家企业粗钢产量占重点统计企业的49%。今年1~7月,累计亏损的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共34家,亏损总额178亿元,亏损面38%,34家累计亏损企业粗钢产量占重点统计会员企业的19%。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8月31日,已有39家上市钢企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其中,有6家钢企处于亏损状态(柳钢股份、安阳钢铁、八一钢铁、西宁特钢、西王特钢、酒钢宏兴),详情如下:

上半年,多数钢企克服多重压力和挑战,为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平稳作出积极贡献。下半年,随着疫情好转,铁矿、煤焦、废钢等原料供给逐步边际改善,钢企成本压力将逐渐缓解,钢企利润中枢仍有望重新回升。

多数钢企业绩不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5759.7亿元,同比下降3.6%;营业成本43326.5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利润总额826.1亿元,同比下降68.7%。具体到产品来看,2022年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43892.7万吨、52687.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7%、6.5%。202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3346万吨,同比下降10.5%;累计进口钢材577万吨,同比下降21.5%。

步入半年报密集披露期,部分上市钢企业绩惨淡。其中,鞍钢股份、包钢股份等11家钢企上半年净利同比降幅超过50%。

 作为钢铁行业龙头,宝钢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6.55亿元,同比微增0.2%;实现归母净利润77.91亿元,同比下降48.4%。“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汽车、工程机械等钢铁下游行业需求普遍下滑,二季度起钢价下行,上游煤炭、合金等原辅料价格保持高位,钢铁企业购销价差收窄,行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宝钢股份表示。

柳钢股份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9.57亿元,同比盈利转亏损。上半年公司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752万吨、903万吨、680万吨,同比变动分别为-8.57%、-5.38%、9.31%。

柳钢股份在半年报中提到,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面临着自2015年以来最严峻的市场形势,房地产投资由正转负,工程机械产量同比下降六成,汽车产销明显下降,钢铁市场下游需求疲软,钢材库存持续累积。尤其进入二季度,钢材价格加速下跌,钢企普遍亏损,停产检修企业增多。

除了需求端疲软,居高不下的原材料成本也挤压钢企的利润空间。据鞍钢股份介绍,上半年焦煤、焦炭、合金等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铁矿石价格仍高位运行,对生产成本冲击较大。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煤、焦造成的成本压力最为突出。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下降26%,炼焦煤价格同比上升71%,喷吹煤价格同比上升54%。上半年炼铁成本中,煤、焦的成本已经明显高于铁资源成本,而且还是在铁矿石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

下半年业绩有望回暖

受累于行业不景气,多数钢企业绩不振,但也有一些公司凭借双主业或多主业抵消市场不振带来的亏损。如永兴材料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63亿元,同比增长647.64%。永兴材料表示,公司深入践行“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业绩迈上新台阶。虽然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得益于上半年锂电新能源业务的好景气,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是公司半年度净利润主要来源。此外,鄂尔多斯也广泛布局服装、电力冶金化工板块,在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业绩保持了高速增长。

从钢铁行业分类来看,上市钢企一般分为普钢企业、特钢企业、冶钢原料企业三大类。特钢生产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好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常宝股份主要从事油气开采用管、电站锅炉用管、工程机械和石化用管以及其他细分市场用管等特种专用管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83.43%。公司表示,上半年新项目产能释放及油气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公司产销保持增长,产品盈利能力提升。此外,盛德鑫泰、久立特材等同类型钢企也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对钢材市场的提振作用也将逐步显现,多雨高温的7月份或将为本年度钢铁行业运行最艰难时刻,8月份开始钢铁市场将逐步抬头”,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中国钢铁经过“十三五”以来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和疫情反复的冲击,继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全年看,钢铁行业仍将保持一定程度的盈利,但将明显低于2021年。”(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