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中国有色矿业 ( 1258.HK ) :上半年收入稳升,延续去年良好态势

8月30日,中国有色矿业(1258.HK)公布2022年中报。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22.07亿美元,同比增加4.6%,再创上市以来新高;对应期内毛利5.3亿美元,归母净利为1.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自2020年初疫情以来,在全球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大宗商品开启牛市,去年更是超级周期。其中,铜价最高突破80000元/吨,所以去年是中国有色矿业上市以来的成绩最佳。

结合上述财务数据可知,尽管今年上半年多空因素叠加、以铜为核心的工业金属价格集体重挫,中国有色矿业仍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发展态势。

多项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各项生产计划稳步推进

通读业绩报告会发现,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的总体方针下,出资企业抓住年初铜价高企的有利时机,稳生产抢效益,各项生产经营数据达到预期目标。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有色矿业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6.50万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因为谦比希东南矿体自去年11月再次投入生产后,正处于爬坡阶段。

除此之外,阴极铜、氢氧化钴等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氢氧化钴更是加速放量。

财报显示,中国有色矿业于期内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含代加工)20.16万吨,同比增长5.2%;累计生产阴极铜7.19万吨,同比增长22.8%;其中来自刚波夫矿业主矿体约1.47万吨阴极铜;累计生产氢氧化钴含钴845吨,同比增长682.4%,主要由于刚波夫矿业主体矿实现达标达产及中色华鑫湿法项目通过技改提高了钴系统萃余液处理能力;累计生产液态二氧化硫1.36万吨,同比增长14.0%。

总体而言,虽然上半年铜钴市场价格呈现先扬后抑“过山车”式的走势,经营业绩相比去年“高光”时刻有所承压,但中国有色矿业积极把握有利时机,收入稳步扩大,且盈利处于历史高位,开局表现仍不俗。同时,各项目生产计划也基本上处于稳步推进中,也为下半年及后市发展奠定扎实的根基。年初至今,中国有色矿业的股价震荡上行走势,累积涨幅已超30%。

得益于上半年经营与二级市场交投的积极表现,中国有色矿业亦不断获得资本市场认可。2月被纳入恒生综指,3月成功进入港股通,5月又被纳入MSCI中国小型指数。这意味着其将获得来自内地与海外市场在品牌与流动性的双重加持。

从铜、钴价格与产能扩张周期,来看公司未来的增长逻辑

公司未来的增长逻辑,可以说,主要取决于铜、钴价格周期与产能扩张周期的共振。

需要先指出的是,铜、钴价格中长期走势取决于供需矛盾,矿端干扰及资金面因素往往决定短期波动,而库存则一般是决定价格弹性最关键的指标,也是判断行业“顶和底”最核心的变量。

首先,铜钴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性金属元素,在全球能源加速切换背景下,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资源禀赋国正加剧核心资源的封锁,产业链龙头企业也纷纷收购矿山,来实现自供自给,或签订长协来加强资源的把控。长远来看,供给缺口将难以弥补基本已成共识,长期看涨。

短期来看,随着海外矿山于下半年的进一步释放,铜市将从短缺走向再平衡。需求端来看,由于中外经济周期错位,海外因为发达经济体的大规模加息进入衰退周期,需求很可能明显放缓,但中国在下半年进入复苏周期,稳增长目标与诉求明确,政策持续加码,有望对冲海外需求的减量。预计2022年全球铜市仍有11.8万吨的短缺,总体呈现前紧后松的局面。

另外,目前年全球铜显性库存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且部分地区存在濒临枯竭的风险。根据方正中期研究院报告显示,三大交易所库存加保税区库存较去年同期去库近40万吨。考虑到下半年为传统去库周期,市场面临海外衰退和中国复苏的组合,由于中国的稳增长政策力度还在持续加码,对下半年的消费不悲观。后市随着复苏如期兑现,低库存对铜价的支撑也将逐步显现。

(资料来源:方正中期研究院)

简单来说,铜价长期中枢上行概率大,短期下行空间也已相对有限。

7月中旬,铜价探底回升。归其原因,中国稳经济措施预期;美元不再单边强势,而是稍有回落后震荡,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情绪得到释放。

其二,产能释放周期,即公司新产能的落地进程。

谦比希东南矿体与刚波夫矿业作为今年的两大增量来源。其中,刚波夫矿业已于上半年达产达标;而谦比希东南矿体已于去年二季度达产,因9月生产事故停产并于11月再次投入生产,2022年产能将逐步爬升并有望达产。

另外,在建项目中,卢安夏罗恩延长部露天矿项目设计规模年产100万吨铜矿,年产阴极铜2万吨,当前正在进行基建剥离工作。

伴随公司在建项目未来如期落地,将使得公司在垂直综合领域的实力再次得到提升,为销量、加工能力的增强奠定了确定性预期和稳固基础。

眼下的时局日趋复杂多变,全球能源博弈加剧,我国作为铜进口及消费大国,无论是短期经济增长或者长期的“双碳”目标,都会对铜资源和冶炼加工产生稳定供给的强烈诉求。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基于对能源自主可控的强烈诉求,决定了核心资源有必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为央企背景的中国有色矿业,在海外拥有国际化的资本平台,且在优势资源地区长期的投入与经营,其长远战略布局势必会站立在国家发展和确保关键资源供应的角度去考量,立足国家战略需要,多元经营资源国生意,嫁接起坚实的“桥梁”,发挥资源连接的作用,并以此为立业之本,不断做稳做强做大。若公司能找准角色定位,长远地位也将随之大大提升。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