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反展状况:国际石油市场最新状况

国际石油市场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跨国石油公司垄断石油价格的机制基本瓦解,石油成为全球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商品。为了在国际油价制定上争取有利态势,许多国家纷纷建立起石油期货市场。

经过长期发展,美国、英国、日本的石油期货市场均已形成巨大规模,交易品种多,市场功能完善。因此,借鉴美英日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将对我国的燃料油期货以及以后上市的石油期货具有指导意义。

国际石油市场

(一)纽约商品交易所

纽约商品交易所(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NYMEX)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该交易所成立于1872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1982年,NYMEX推出了世界第一个原油期货合约——轻质原油期货合约。由于它是以美国著名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为主要交易标的物,因此被称为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合约。1985年,WTI期货交易规模已超过取暖油期货,此后一直稳居NYMEX的首位,2001年成为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

NYMEX主要的石油期货期权品种有: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取暖油期货合约、纽约无铅汽油期货合约、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轻质低硫原油期权合约、取暖油期权合约、纽约无铅汽油期权合约、布伦特原油期权合约。其上市交易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也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

(二) 国际石油交易所

世界第二大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所是伦敦的国际石油交易所(The Intematianal Petro leum Exchange,IPE)。它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期货和期权的交易场所,是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原油价格是观察国际市场油价走向的一个“晴雨表”,主要交易品种为石油和天然气的期货和期权。

1981年4月,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推出重柴油期货交易,合约规格为每手100吨,最小变动价位为25美分/吨,重柴油在质量标准上与美国取暖油十分相似。该合约是欧洲第一个能源期货合约,上市后比较成功,交易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走势。1988年6月23H,IPE推出国际三种基准原油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IPE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特别设计用以满足石油工业对于国际原油期货合约的需求,是一个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上市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过重柴油期货成为该交易所最活跃的合约,从而成为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成为了国际油价的基准之一。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是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的一部分,包括现货及远期合约市场。面对世界石油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的不确定,为了更好地为交易商服务,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于2004年9月27日宣布实行新的能源报价服务,使交易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在交易期间内从手机上得到8种不同的石油与天然气报价。

(三)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

重要的石油进口国日本也有自己的能源期货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于1999年下半年首先选择了汽油和煤油上市,合约规则与欧美市场相近。2000年1月12日,名古屋的中部商品交易所也推出了汽油和煤油上市。与日本年消费量比较,汽油和煤油的成交量分别是消费量的18倍和13倍,市场容量惊人。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