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反弹拉高后再遭空头打压 生猪期货窄幅振荡盘整-生猪期货

猪价自今年1月中旬过后便开始连续下滑,随时间推移,猪价跌速加快、跌幅扩大,当前仍未有止跌趋势,对产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市随着需求的逐步增加,价格有望企稳反弹。

六月份,自端午节后生猪现货市场表现不佳,生猪期货市场主力2109合约也延续跌势,再创新低。6月21日生猪2109合约最低价为16675元/吨,7月1日最高价为19615元/吨,截至7月1日收盘在18890元/吨。近日期价在反弹拉高之后再遭空头打压,随后期价一路走低,围绕19000元/吨整数关口缩量窄幅振荡盘整。

本轮猪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前期补栏产能连续释放。非洲猪瘟暴发高峰期过后,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生猪养殖产业扶持力度加大,经过一年多的产能扩充,生猪市场在现阶段进入产能兑现期,上游生猪供应显著增加。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生猪存栏量大幅增长,同比增长23.5%,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价格也逐渐向正常水平靠拢。

二是肥猪供应充足,拖累整体趋势下行。2020年年底和2021年年初因一轮非洲猪瘟侵袭中原及北方局部产区,导致产能受损,养殖方对后市看涨预期提升而开始压栏惜售,同时部分选择二次育肥,导致肥猪供应过剩,拉动猪价连续下跌。此外,因猪价下跌导致踩踏出栏现象发生,高价猪源消化不畅导致肥猪被迫压栏,当猪价跌破成本线后,养殖方又有主动压栏现象。肥猪积压偏多,供应过剩。

三是终端需求消化有限。猪肉价格的下跌一定程度刺激猪肉消费的增长,但整体涨幅有限,下游消化能力相对平稳,未出现大规模增量,供大于求推动生猪价格连续下跌。

后期走势分析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大猪压栏时间线分析,按照增重日龄计算,4月份是二次育肥最高峰期,5月下旬至7月是大猪出栏的高峰期。从大猪体重看,6—7月大猪体重仍会较大,但已呈逐步下滑状态,8月份有望回归正常。9—10月份,秋季气温降低叠加中秋节和国庆节消费旺季,需求逐渐回暖,供需两端均有利于猪价企稳反弹。

鉴于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集中化加速,全国大型养殖集团市场占比率已由2019年的8%大幅提升至2021年5月的40%以上。而大集团在资本、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补栏效率高,如猪价反弹,供给能力会速速补充。因此,本次猪价下行周期可能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下半年猪价仅看反弹,转势动能一般。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