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依然有三只拦路虎 玉米存在阶段性加速下跌风险-玉米期货

2021年5月至今(6月中下旬),国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从国家发改委“点名”要求做好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的应对,再到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派出联合调研组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政策态度明确,就是要抑制粮价的过快上涨,稳定国内供应,玉米价格承压态势明显。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玉米、小麦价格倒挂,今年新麦采购主体多元化竞争态势明显,小麦的采购热情持续提升,玉米与小麦价格联动性增强,而且随着国内玉米逐渐进入青黄不接阶段,价格或将受到一定支撑。

最近玉米价格行情的势头可不是特别理想,山东区域已经进入到全面下跌的状态,已经连续多天大范围下跌,大有越跌越猛的势头,而东北区域则是趁势开启大范围压价,想要打破和粮商之间僵持的局面。

而在玉米价格走势越来越弱之下,依然有三只拦路虎,存在阶段性加速下跌的风险。

第一只拦路虎:工业性玉米需求缩减

自从去年玉米供应又宽松转为紧缺之后,针对玉米工业加工开始有所限制,目的就是为了让本来就紧缺的玉米能更多得用于其他方面,工业玉米消费量呈现缩减的情况。

第二只拦路虎:调控手段不断升级

现在粮价的上涨已经呈现全球性的趋势,然而在资本的推动下市场粮价会有不正常的上涨出现,调控层面也是对此非常重视,因为会关系到其他环节的影响,并不是不允许上涨,而是要处于合理区间的上涨,所以最近一段时间进口玉米的持续拍卖,就能感受到调控层面一直没有停止,拍卖量虽然不大,但是对于市场心态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第三只拦路虎:玉米面积大增产量要增

受到玉米粮价上涨的因素影响,今年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还是超过预期的增长面积,预计全国玉米面积扩大的幅度不会低于2050万亩。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今年上秋玉米供应将会有所增加。

玉米或逐渐实现新的“紧平衡”

6月至8月,国内玉米逐渐进入青黄不接阶段,这期间玉米市场存量或将减少,而且今年没有临储拍卖对价格的引导和抑制作用。从往年的小麦价格数据看,7月至11月上旬,受国家收储和市场流通量减少等因素影响,麦价震荡上涨的概率较大,今年或因其与玉米价格的联动性增强,而抵消部分玉米价格颓势,使玉米价格受到一定支撑。

中短期内强力的政策调控对玉米和小麦价格的压力不容小视。而且替代品的大量使用,以及中储粮进口玉米的不断投放,虽然无法达到以往几千万吨临储拍卖的调控力度,但仍将有效补充市场需求,抑制玉米价格上涨。

整体来看,国内玉米与小麦市场或将在博弈中逐渐形成新的“紧平衡”格局。

温馨提示: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7月份煤价将进入下降通道”成热议话题!体操作请关注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