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美豆价格波动表现偏弱 未来基差或继续走弱-豆类期货

目前,世界大豆的旧作满足我国需求没有任何问题,暂时不会出现供需缺口。不过,美国的低库存仍将持续,南美的库存较好。

一、全球供需格局的演变

1.旧作的短缺

世界大豆旧作保持供应偏紧紧、低库存格局。主要原因是美国产量从上年减产之后慢回升,巴西经济增长放缓,中国需求大幅增加,导致主产国库存款保持低位。

目前,美国大豆库存非常低,大豆供应非常少。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度的出口量估计为6206万吨。截至6月第二周,美国出口量已达5789万吨,离出口目标只有约400万吨大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资产负债表,当美国出口达到6206万吨时,预计美国期末结转库存仅366万吨。也就是说,目前美国旧作品的结转率非常低。

如果看巴西的旧作,仍然有充裕的供给,供需间仍然没有缺口。美国农业部估计,巴西2021年度的出口量将达到8600万吨,如果80%的出口到中国,可以向中国提供6880万吨。回顾中国进口情况,截至6月10日,中国已进口美国大豆3500万吨,约370万吨未发货。根据美国农业部对中国的年度进口预测为1亿吨,中国理论之上需要从巴西进口约6100万吨来满足中国的需求。似乎,巴西的出口量足以满足后期的国内需求。且不说中国也从阿根廷、乌拉圭等国进口了部分大豆。

因此,从旧作的供需角度来看,不会出现供需缺口,目前南美的大豆产量足以满足中国末期的需求。因此,全球旧作大豆库存的短缺表现在美国大豆的库存和供应不足,以及美国大豆的短缺。南美生产落地之后,南美将足以满足中国需求,南美库存不会太紧。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2、美国大豆新作的供需变数

3月份美国农业部宣布美国大豆种植意向,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760万亩,比当时市场预测的要高,离历史最低的9000万亩还遥远。

其次,从目前的优良率来看,美国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目前,美国大豆的优良率在60%左右。如果后期天气不好,单位面积产量可能显著低于预期。

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的供需报告,预计美国新豆产量将达到1.2亿吨,同比增长6.5%,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不过,6月份的产量是以3月份的面积报告和趋势产量为基础的,产量和最终产量间存在很大的变数。因此,目前播种完成之后,要先确定面积,再确定未来两个月的单产变化。

总之,美国大豆旧作供应恶化,库存低,结转库存很低;南美大豆已成为主要供应国,暂时没有供需缺口。旧作的供需格局支撑着当前相对较高的价格,但难以进一步带动价格上涨。后期受价格推动,更多关注美国大豆面积及未来两三个月的增长情况。目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考虑非常天气的影响,未来美国大豆的产量将继续增加,供求关系将减弱,全球供应将恢复。

二、中国豆粕的供需状况

豆粕需求大幅放缓

本年度国内豆粕的需求大幅低于预期,主要是生猪价格连续半年下跌,养殖利润几乎是整个行业的亏损。由于水产养殖损失极大,对蛋白质的需求减少。虽然我们可以看到饲料本身的需求还是不错的,但根据数据,截至5月份,饲料产量同比增长21.5%,生猪饲料同比增长75.4%,而家禽饲料同比下降了5.6%。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这次猪价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存栏量逐步恢复的同时,大头猪的压力导致后期屠宰重量大幅度增加,猪肉供应量大幅度增加,造成严重的供过于求。虽然大猪压栏会导致饲料需求的增加,但养殖利润的快速下降会导致单位蛋白质需求的下降,进而导致豆粕需求的相对减弱。

国内供应比较宽松

据海关数据显示,1-5月,大豆进口总量382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5%,但国之内豆粕库存由年初的6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113万吨;港口大豆库存也从年初的48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670万吨。港口大豆和豆粕库存同步上升,表明国内油料作物增速少于进口大豆,豆粕需求增速少于油料作物。总之,是豆粕需求少造成的负反馈。

未来供应仍宽松,国内累库可能性大

根据目前到货预测,6月到港1090万吨,7月到港1020万吨,8月份有800万吨到港。大约2910万吨在三个月之内到港。去年同期,三个月的压榨能力为2658万吨。如果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再加上3%-5%的压榨增速,压榨需求将达到2800万吨左右。考虑到生猪的现状,后期需求低于预期增速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未来三个月的进口将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并可能继续累库。

总之,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豆粕需求大幅放缓,进口保持稳定增长速度;未来大豆进口仍将保持较低增速,后期之内需消化不了,进口增速将继续带动国内积累。国内豆粕面临供应偏少、库存高企的压力。

三、后市展望

总体而言,趋势方向仍关注美豆的变化,尤其是月末的面积报告和未来天气的情况。如果没有天气推动,价格波动将减弱。但目前优良率较低,一旦天气意外发生,可以继续做多。国内豆粕面临着供需偏少的局面,需求少于预期,供应宽松,国内供需矛盾不引人注目。从美国豆价波动来看,表现疲弱,未来可能继续走弱。

温馨提示:铜、铝、锌今年首批抛储计划确定,对有色市场影响到底大不大?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