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花生期货交易“朴实无华” 未来还要“蛰伏”多久?-花生期货

花生期货目前已经上市交易数月时间,面对这个新品种,市场充满了好奇,产业企业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从盘面表现来看,花生期货一副“朴实无华”的模样,未来花生期货还要“蛰伏”多久呢?

“个性”独特——价格波动幅度较小

4月25日至30日,“郑商所首期花生分析师调研培训团”来到青岛港中国外运仓库、嘉里粮油(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天祥食品集团、青岛胶平食品有限公司、招远市金城花生有限公司、乳山市金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JLA花生质量检测中心、金胜粮油集团、费县中粮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等花生收购、仓储、进出口、质检、压榨、批发与需求等产业企业进行调研。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内花生及其制品市场“个性”较强,主要表现为产区集中、集散与加工地集中、进口花生市场地位提升快、市场需求中高端化、市场价格独自运行特征明显等。

从调研情况分析,花生及花生油走势与近3年来其市场价格、市场需求一直平稳地处在较高区域是分不开的。而大豆、油菜籽及豆油、菜油等市场价格则在一年之前还处在较低区域,因此可以说花生及花生油市场是国内油脂油料价格的先行者。当然,与其他农产品供求关系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相比,随着近年来我国春播与夏播花生种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再加上进口花生大量涌入,国内花生及花生油市场供应与需求的季节性变动幅度越来越小,价格自然缺少大幅涨跌的基础。

在招远市金城花生有限公司面积达数百亩的厂区以及邻近的花生批发市场内,发现国产与进口花生品种应有尽有,即便是市场最为喜爱的高品质山东大花生米、特高端花生油、花生蛋白类食品等都可以有效实现产销对接,这说明国内花生及其制品市场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近年来,我国花生及其制品需求强劲,特别是中高端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同时产业链拉伸更长。这一方面拉高了国产花生、进口花生与花生油价格,另一方面也刺激了贸易商、油厂等进口积极性,更增强了国内农民种植花生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花生市场传统的贸易模式、定价方法、供应渠道等纷纷生变,可以说,当前的国内花生市场正在酝酿一场变革,但这场变革会如何发展,市场主体心中无底。现在市场又出现了花生期货这个新事物,市场心理就更加谨慎,各方都在积极结合往年国内花生市场的运行轨迹等,加快学习研究花生期货这个新生事物,花生期现货市场正在逐步对接。

市场生变——“进口看鲁,国产看豫”

从调研情况来看,在青岛港部分港区仓库及数家沿海油厂发现,进口花生与芝麻等油料堆放得如同小山,进口花生在国内花生市场的占比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油厂的生产原料几乎全是进口花生。因此,进口花生对国内花生及其制品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据介绍,国内进口花生的到货港口集中在广东黄浦、天津与青岛三地,花生进口主体逐年增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由于进口国别、质量等级、物流成本等存在较大差异,进口花生的完税后成本差异也比较大。不过,从港口分销价格走势来看,各港口涨跌变化较为一致,销售价格整体趋于下滑,如青岛港的花生价格已从前期的9500—9800元/吨下跌到了9000—9300元/吨。

部分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进口花生价格下滑除了到货集中这一因素外,整体质量不佳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进口日期延后,温度升高明显,再加上一些进口来源国花生等存储条件不佳,令部分进口花生价格较高。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2020年经我手进口的花生数量在10万吨左右,整体效益不错。今年虽然我也在积极努力,但估计进口总量与效益达不到预期。”青岛市进口花生某贸易商表示,近一年多时间,我国进口花生市场的变化特别大:一是进口国别越来越多,二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三是进口成本越来越高。

从进口花生的主要集散地及其影响来看,山东沿海港口及周边地区不但是进口花生的主要集散地,而且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加工地,预期未来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在调研中还发现,随着进口花生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其对国产花生的冲击力不断增强,在山东沿海及周边地区进口花生已成为很多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市场占比呈现持续提升态势,而且凭借价格优势还大量进入了河南等国产花生主产区。与此同时,山东不但花生种植历史悠久,而且花生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链延伸较长,沿海地区的大部分产业企业更是特别重视国内外市场的同步拓展与开发。因此,山东花生市场已成为观察进口花生的一个颇为有效的信息窗口。

而近年来河南、东北等地的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河南已经成为国内花生第一种植与产量大省,国产花生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涨跌等,更多时候要看河南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

遭遇“滑铁卢”——过度进口的后果

近年来,由于做花生进口生意利润较为可观,吸引了很多业内外人士的参与,特别是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不熟悉花生产业的市场主体、投资机构等也开始介入。虽然这些市场主体与投资机构的介入开拓了花生进口货源,但由于业务操作不熟练,加上疫情影响,以及国内市场花生供应与油厂库存原料趋于饱和,其正面临花生价格下滑的风险。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2020年国产花生上市后,因看好后市行情,部分大型油厂开出了较高的新季花生收购价,使得进口花生利润丰厚。同时,已经关注进口花生市场很久的市场主体与投资机构大量订货。这一方面导致花生进口市场秩序混乱,进口花生质量“鱼龙混杂”;另一方面也大幅增加了花生进口成本,如当前进口花生的完税后成本已经和国产花生进厂价相差无几。

部分油厂花生原料采购业务负责人说,近年来花生进口商过于“疯狂”,主要表现为很多时候不计成本、后果地大量进口花生,如进口商不但把美国等库存的花生果、花生仁、花生油等进口到国内,而且还与美国的出口商签订了大量采购新季花生果、花生仁与花生油的合同,更有一些进口商私下里大量囤积与采购花生。

调研期间了解到,现在花生原料市场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油厂手里。往年贸易商送货进厂,如果货物部分质量指标不达标,如水分过大等,顶多是降等级、扣款等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让货车司机多转几家油厂就可以处理掉。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贸易商碰到了“硬茬子”,无论让货车司机转几家油厂,得到的结果均是拒收。

另据了解,目前,进口商的赌性越来越大,完全忽略了签订采购数量大、船期长等合同所面临的多重风险,如汇率风险、海运风险、质量风险、价格下滑风险等。

以静制动——花生期货是新生事物

目前虽然花生期货交易不是十分活跃,但大家却十分关注,很多市场主体看着红红绿绿不停跳动的数字就跃跃欲试。分析师表示,据观察分析,当前花生产业企业及贸易商等针对花生期货的态度可谓是“有信心没决心”。

一方面贸易商等对花生期货交易、交割标的的各项质量指标已相对熟悉,另一方面由于还没有参与过交易特别是交割,其始终不能完全放下心中的防线与顾虑。

另据了解,针对当前国内花生期现货价差较大这个问题,部分油厂负责人与贸易商认为,两个市场正处在磨合期,市场主体对现货与期货标准如何对接还没有完全充分认识,虽然很多人认为两者一致,但市场仍需要一个消化过程。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当前国内花生市场一致认为,花生期货的上市为市场提供了质量、价格‘灯塔’,以及规避风险的工具、融资的渠道,更为产区农民提供了稳定收入的保障措施,如花生‘保险+期货’项目已纷纷落地。“朴实无华”是花生期货的天性,一旦时机成熟,其功能肯定会得到充分发挥,“花落果生”,等到花生成熟出土时就可见分晓。

温馨提示:三大交易所集体降温!大宗商品这波“上涨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