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是否已经迎来拐点 5月玉米能否继续上涨-玉米期货

玉米价格只能用“过山车”式的涨跌来描述。在经历了春节前的大涨之后,过完春节开始一路下跌,直到4月上旬,在山东地区率先上涨的带动下,国内其它地区玉米价格也企稳回升,玉米价格5月还能否继续上涨吗?

分析此轮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是地趴粮见底;

二是整个3月和4月初的持续下跌,使得贸易商的利润出现大幅缩水,甚至部分渠道粮价已经跌破成本线,贸易商惜售情绪再起;

三是玉米期货盘面看好后市也对价格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当然,前期不管玉米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目前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已经播种,也有一部分地区正进入春播忙时,大家关心的还是5月份以后以及秋粮上市后的玉米价格行情。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气氛回稳,产区和下游市场玉米价格都有小幅上涨,玉米市场是否已经迎来拐点,后期5月玉米价格会有何种走势?

1、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小幅上涨

本周国内玉米市场购销活跃度有所提升,也伴随价格温和走高,周度累计20-80元/吨,其中以南方沿海地区价格涨幅较为明显。从后期供需双方的博弈主动性判断,本轮价格上行支撑力不足,5月份市场或有下调风险。

2、产区阶段性出货压力较少,但出货压力后移

短期产区出货压力较小,东北产区市场基层余粮见底,自然干粮农户售粮节奏平稳,要价坚定。贸易商主要根据建库成本报价,目前出货装车已有利润空间,目前吉林地区二等干粮上车价格2700-2740元/吨,黑龙江南部2650-2720元/吨。另外,4月份贸易商受保管条件、第三方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小,虽然部分贸易商在5月份要增加保证金,目前有小批量售粮变现需求,但整体售粮压力较小。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但进入5月份之后,华北市场迎来麦收腾仓,部分贸易商在5月底面临资金压力,售粮节奏或逐渐加快,东北地区贸易商第三方资金合约到期月不同,基本每个月都有变现需求,月初与月底的售粮节奏,极易主导阶段性行情。另外3-4月份出货节奏较慢,贸易环节库存压力继续向5-8月份后移。

3、下游库存提升,5月份议价能力提升

根据监测,目前国内深加工玉米库存天数在24.3天,较上周增加0.3天,同比上涨62%。

另外,南方中大型饲料企业玉米库存20-40天,但小麦库存在50-60天,4月中旬以来,西南市场因刚性阶段性补库和五一假期备货等原因,玉米需求有所放大。但目前替代品价格优势明显,以四川地区为例,目前饲料企业采购新疆玉米到站价格3150-3160元/吨,采购河南玉米到站价格3050-3080元/吨,采购小麦到厂价格2700-2750元/吨,两者价差350-450元/吨,替代品价格优势明显,继续限制下游饲料玉米需求。下游深加工企业和饲料行业库存较高,或使得5月前期下游采购需求不旺。

4、本轮价格上行空间有限,有阶段性回调压力

综合来看,5月前期产区报价仍有一定的主动权,但下游接货给价力较弱,在中旬后产区出货压力较大,或有一轮小幅回调过程,因客观条件发力具有时间性,6月初市场供需形势会有较快扭转,随着产区贸易库存下降,玉米价格重新偏强,关注新季小麦上市后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预计5月玉米价格将出现震荡偏强的格局,但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从大趋势上来说,目前玉米现货市场供给已经进入青黄不接,阶段性流通减少将会对市场行情起到强力支撑作用。再加上部分囤粮贸易商成本已经接近成本线甚至亏损,对后市期望较高,并不急于出售手中余粮。与此同时,南方港口货源偏紧和南北价格倒挂以及期货价格的拉动,都对玉米价格都形成支撑。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之所以说大涨的可能性不大,是因为虽然整体上玉米处在阶段性流通减少的阶段,但缺乏利好基本面的支撑。

首先是日前农业农村部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期玉米价格的上涨是恢复性上涨,让玉米种植实现了扭亏为盈,平心而论,能这样表态,还是比较务实甚至是少见的,但同时也强调,当前玉米和小麦价格存在价差,是不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所以,小麦、水稻等替代品仍然会挤压玉米的饲料市场份额。

其次,让人最担忧的仍然是时有发生的“小飞”疫情,而且,从5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疫情的防控,原则上将禁止生猪在大区间调运,养殖端进一步看空后市积极出栏,导致玉米需求疲软。

第三,根据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共进口玉米190万吨左右,同比增幅达到6000%左右,加上其它谷物替代品,以及春耕结束后,农民仍将有小部分粮源入市,这都会进一步限制玉米价格的上涨。

总体来看,目前玉米处在阶段性流通减少阶段,是易涨难跌的格局,但缺乏较多的利多支撑,所以,预计5月份的玉米价格将震荡偏强运行,重点关注贸易商售粮节奏、进口玉米到货量及政策消息,大家普遍看好6、7月份的行情。

温馨提示:钢材期货皆创下历史新高!唐山再发限产通知,这还要强势多久?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