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美豆强势突破升高成本 豆粕期货延续震荡偏强行情-豆粕期货

国内豆粕期货目前处于反弹节奏,美豆强势突破后国内豆粕成本将明显升高,成本和市场看涨预期形成合力,有望继续主导豆粕市场偏强运行。预计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延续震荡偏强行情,可适量持有粕类期货多单或盘中短线参与。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供应趋紧天气担忧,消息暂时支撑美豆价格。

先来回顾下此轮美豆连续上涨的主要动力所在,首先是中国对美豆进口的激增。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718万吨大豆,较上年同期的171万吨激增320%,美豆进口量增长超三倍,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巴西大豆种植因天气原因延后了一个月收割也延后了一个月,部分出货遭到延期。从数据也可以看出,3月中国从巴西进口315,334吨大豆,较上年同期的210万吨骤降85%。

另一方面,中国对美豆的大量进口,也使得美国自身供应出现紧张,市场传闻一些美国压榨商将需要进口大豆,可能从南美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此外,随着美豆春播的开始,天气方面炒作也接踵而来,资金方开始鼓吹天气进而影响美豆行情。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七到十天内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可能干燥寒冷,而寒冷天气可能造成播种工作放慢10天。

据USDA周一发布的全国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4月18日,美国大豆播种进度为3%,去年同期2%,五年同期均值为2%。在播种进度最快的密西西比州,大豆播种进度达到15%,上周8%,去年同期19%,五年均值25%。中西部地区的大豆播种刚刚开始。伊利诺伊州大豆播种完成5%,印第安纳播种4%,衣阿华播种1%。

豆粕国内利空因素逐渐交易殆尽

第一季度,国内猪瘟爆发是豆粕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生猪因疫情集中出栏或捕杀,造成生猪存栏下降,进而影响豆粕需求。其次,国内抛储小麦,饲料终端大量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和豆粕对豆粕需求产生了进一步利空的影响。在过去的数月,终端市场不断压缩库存,维持随买随用的采购策略。目前,5月份的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又给了市场偏空现货基差价格的预期,抑制市场采购情绪。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在国内市场不断消化以上利空因素的同时,压榨利润大明显变差,过去数周维持负利润,国内大豆采购节奏也因此而迟迟缓。国内部分油厂仍然有采购6,7月份船期大豆的需求。当国内压力逐渐消化,市场有可能因为买船不足、供应下降而导致价格反弹。伴随着豆粕需求的季节性走强,豆粕价格可能进入更顺畅的上涨周期。

风险因素提示

目前,豆粕价格的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伴随着天气转好带来的多头获利平仓操作,第二是国内的养殖恢复和替代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据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之内,中部地区低温状况将有所改善,随着气温的回升,如果天气状况可以回到正常的利于播种状态,不会对新季美豆产量造成根本影响。随着天气炒作话题的消失,多头存在获利平仓操作的可能。

国内生猪的恢复仍然是决定全球大豆需求的根本因素。但是目前南方正处于梅雨季节,养殖终端更倾向于暂缓补栏计划,维持观望态度。如果国内猪瘟继续发展甚至恶化,豆粕价格将失去最大的需求支撑。

另外,猪价能否反弹、养殖利润能否变好也会影响市场的补栏情绪。目前,国内正在发生大面积的配方替代,饲料市场采用大量小麦替代玉米和豆粕的配方,影响豆粕需求。

据消息,4月20日,全国动物营养委员会发布《猪鸡饲料玉米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文件。目前,小麦大量替代玉米和小麦的情况正在进行,如果配方长期持续,这也将不利于豆粕需求的恢复。

短期而言,豆粕价格在美豆供应趋紧和外盘大幅上涨支撑下上行,但空间和时间已然不多,中期而言,巴西丰产基本确定,加上未来巴西豆的集中到港,近期受非瘟影响出栏迅速的下游需求或难承接较为集中的供应,中期豆粕价格或将承压下行,不过远月而言,国家对生猪的产能恢复势在必行,远月需求或仍有支撑。

温馨提示:BDI指数创近11年新高,螺纹钢夜盘刷新上市以来新高!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