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赵丙贤,中国巴菲特赵丙贤的炒股神话

很多人都很想知道那些炒股神话的背后人物故事是怎样的,那我们今天就来揭开中国巴菲特赵丙贤的炒股神话。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赵丙贤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学位。1991年创办北京中证万融投资集团,担任董事长、总裁。自2000年分拆同仁堂赴香港上市,先后以个人或公司名义直接投资7家企业,其中投资帮助5家企业上市。

而且赵丙贤曾在1997年1月出版专著《资本运营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资本运营和投资银行的专著,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畅销书。2012年12月,出版了新专著《有效动作论》。真不愧是中国巴菲特啊!

作为拥有25年投资、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经验,以及“价值投资”的长期践行者,赵丙贤直言股市是个“神经病”,短期的股票价值波动并不值得投资者去关注,应以“长期持有”的心态买入自己熟悉的股票,而非跟随市场的短期波动做一个投机者,给证券公司交“手续费”。

赵丙贤做投资的时候,尤其是受巴菲特长期战略投资理念的影响比较深,他就在想,咱们中国企业要怎么样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基业常青的企业,这也是他的一个理想。他觉得应该建立一个有理念的企业,所以从2009年9月,他每月写一篇文章,针对他们企业一个月的经营管理情况,写一些感悟,把它抽象出来变成管理的一些规律、想法和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本书。

在中国,买一只股票应持有三年以上,这是最起码的,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三年你就不用买了。而且要想发大财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你只要买两三只股票,持有十年、二十年就够了。

赵丙贤选股有两大秘诀。第一:买一个公司1%的股份,和买一个公司100%的股份是用一个标准。

就是要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或者未来三年、五年、十年折算到现在的现值,大致算一下,这个没有准确数据。而不论买1%和还是买100%,都是这个心态,买的时候一定想着至少持有三年或者五年。以这种心态去看这个企业的价值,并去估值,这叫投资估值能力。

第二:其实很简单,正确认识到市场是个“神经病”。

市场的波动是一个“神经病”,一会儿歇斯底里地涨、一会儿歇斯底里地跌。它就像一个“神经病”,今天高兴明天不高兴,你别把它当成一个正常人,涨和跌都去分析是什么原因。其实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有很多原因涨有很多原因跌,我告诉你永远每天涨有一百个原因,跌有一百个原因。但是到底这一百个原因、两百个原因哪个是今天起作用,哪个明天不起作用,谁也不知道。所以应正确认知市场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

况且短期市场是一个“投票机”,买的钱多卖的钱少它就涨,反之就跌。长期来说,市场是一个“称重机”,称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这就要看你的估值能力,比方说一个企业每股是二十块钱,称出来就行了。

但短期市场是个“神经病”,“投票机”就会犯错误,一会儿把这个企业估值成十块钱,一会儿又估值到一百块钱。当估值到十块钱时你赶紧买,因为企业原本应该是二十块钱的重量,估值越低越买。

依靠市场的“神经病”特性,可以短期投机炒作,但长期而言,不是靠“神经病”特性赚钱。 所以,买了股票想着持有三年、五年、十年,称它重量就行,得忽略市场这个“神经病”。

任何一个普通人其实都知道天天看股价的波动没意义,但是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少,属于知易行难,巴菲特就属于真正做到了。

普通投资者应该买两三家熟悉的企业的股票,看这个企业基本健康,就给它称下重,但别今天称了明天又称,发现没“长肉”,换一个再来。

中国巴菲特赵丙贤买股票的原则是“三个圈”,“三个圈”环环相扣:第一,企业在自己能力圈内,是自己特别熟悉、能看得懂的;第二,在能力圈里面再画一个圈,即企业的“护城河”。而只有在自己能力圈内的企业,才能判断出这个企业有没有“护城河”。第三,在护城河内要看有没有安全空间,比如我估值一个企业的股价是20元,购入的价格大致在20元左右,是安全的,当购入价格变成15元,那么我有5元的安全空间。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巴菲特赵丙贤的炒股神话,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看出点什么名堂,我祝各位投资顺利!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