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期现行情止跌反弹 新平衡下的玉米价格中枢确立-玉米期货

4月份以来,随着农户余粮陆续耗尽,贸易商“踩踏”出粮逐渐结束,玉米期现价格止跌反弹。一般来说,像往年的这个时候玉米市场基本上就已经开始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甚至国家或者地方临储也开始陆续地启动拍卖;然而这一现状在今年却难以重现,一方面是经过前几年连续的大量拍卖,临储方面玉米储备量很少,很难再像往年那般向市场投入那么大量的玉米;另一方面今年由于玉米价位持续走高,玉米替代粮已经陆续走到前台。

从市场情绪以及玉米供需格局来看,对比过去几年玉米价格整体水平,在天量进口和小麦替代的背景下,玉米市场达到了新的平衡,玉米价格中枢在这种新的平衡之下也逐步确立。

新平衡下玉米价格中枢确立

随着进口玉米大量到港,加之临储小麦拍卖大量成交并进入饲料领域替代玉米等,玉米市场缺口逐渐被补充,玉米市场逐渐达到新的平衡。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口玉米672.7万吨,相当于去年全年进口量的59.5%,同比增长437.8%。USDA报告显示,截至4月1日,中国累计签订进口美国2020/2021年度产玉米2328.4万吨,其中已经发运904万吨,还有1424.4万吨尚未发运。

2020年10月份至2021年4月2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累计成交4135万吨。目前来看,2020年10月份以来,拍卖成交的小麦多数进入饲料企业。另外,本年度以来,定向销售给饲料企业的超期存储稻谷成交数量在900万吨左右。同时,预计2020/2021年度进口高粱、大麦总量在1200万吨左右。

总体来看,弥补国产玉米供需缺口的粮源,包括进口玉米、高粱、大麦以及国产小麦和超期存储稻谷在内,总体折算成国产玉米的数量在8300万吨左右。这也意味着根据上年度供需状况预估的2020/2021年度国产玉米8500万吨左右的供需缺口逐渐被弥补。天量进口粮源和政策性小麦、稻谷的替代,使得2020/2021年度玉米供需格局形成了新的平衡。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2020年从临储玉米供应市场的平衡转向目前的“替代平衡”新格局,玉米价格的中枢水平也由2019年的1800~2000元/吨,抬升到2021年的2600~3000元/吨。随着“替代平衡”新格局的确立,玉米市场价格中枢逐渐确立。缺口导致的暴涨预期、产业抢粮囤粮、金融资金炒作等因素逐渐消失。

种粮成本支撑新的价格中枢

目前来看,由于玉米价格高涨,2020年农民种植玉米收益大幅增加,种植积极性大幅提高,同时也大幅推升地租成本。目前,黑龙江部分地区地租达到11000~12000元/公顷,加上种子、农药、化肥、人工均出现明显上涨,按正常年景推算,成本将达到2200元/吨以上,运到北方港口将达到2400元/吨左右。新季种粮成本对玉米新的价格中枢形成了强烈支撑。

五月华北地区为小麦腾仓卖粮,玉米市场也真的进入到了传统的“青黄不接”阶段初期,缺少了临储玉米的“压阵”,虽然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会对冲国内供给不足的影响,加上替代品,同时近期天气炒作升温,未来玉米价格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但是要看到经过最近一两月的断崖式下跌,以及快速反弹,市场情绪的多次逆转,以及部分贸易商在大跌行情中入场抄底,趁机建立库存,收购主体的增多,产区价格的不断反弹上涨。未来玉米价格还是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难以下跌,甚至有超越去年高点的可能性。种植成本的提高,补贴的增加,种植面积的增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体来看,在“替代平衡”新格局下,5月至7月玉米现货供应季节性紧张的因素逐渐体现,玉米有望在新的价格区间内逐渐上涨,但整体涨幅相对有限。8月份前后,新季玉米长势将对其开秤价格与陈玉米价格如何接轨形成重大影响。

温馨提示:二季度市场囤货或已经到极限!玻璃行情将进入回调整固。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