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国债券收益率曲线可作为预测未来利率

国债收益率曲线可以作为预测未来利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胀趋势的工具, 有助于货币政策通过预期渠道实现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建议增加短期两年及两年以内国债发行量和发行次数,加强央行对短期债券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

十三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将是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型,而这个转型的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指标向政策利率的转变。

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这个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条件有三:

第一,数量型指标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的相关性显著弱化,因此无法继续保证对货币供应量的精准调控可以 达到稳定经济和物价的目的;第二,由于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变得不稳定和难以预测,盯住货币供应量会人为导致市场利率的大幅波动;第三,政策利率能够有效地向中长期利率(包括债券收益率、存贷款利率)和实体经济传导。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和之二已经基本满足,但是,第三个条件——即一旦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变为政策利率,该政策利率的变动能否带动中长期债券利率和存款、贷款利率的变动,并起到影响实体经济投资和消费的作用——还是一个有待深入分析的问题。

我国短期利率变化对中长期收益率的影响程度比其他主要国家约低 25%左右,债券市场的部分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无效性。针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国债收益率曲线可以作为预测未来利率的工具,有助于货币政策通过预期渠道实现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但这要求中国完善国债的发行结构、方式和品种。

短期国债发行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相配合,使得在短期国债存量不足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影响一级市场定价而引导市场的利率预期,加强央行对短期债券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

同时,通过引入活水、扩大参与者来激活市场流动性。论文建议,加快对境外投资者开放中国债券市场的步伐,提高QFII、RQFII的额度,放松审批条件和投资约束;进一步发展国债期货和衍生工具市场,允许银行这一国债现货市场最主要的投资群体持有超过国债市场 60%的现券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以进一步改善市场的流动性。

还可以以进一步扩大国债担保品应用、完善国债二级市场做市机制以及完善国债市场的相关税收和会计制度等方式来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

进一步发展利率掉期产品也是下一步的方向。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发展利率掉期市场,不仅能帮助市场主体管理利率风险, 也能有效反映市场对短期利率在中长期走势的预期。一旦与国债收益率曲线之间出现明显的偏差,利率掉期与现券之间的交易也可以帮助管理预期,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针对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以央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定价基础,而非市场利率作为定价基础的情形,论文提出,应提高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建议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商业银行从增量贷款开始,试行以政策利率为基准加点为部分浮动利率产品定价,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以及债券市场各信用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加点为中长期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产品定价。

逐步建立以大额存单为基准的市场利率,鼓励定价反映银行信用而有所差异;进一步发展同业和大额存单,提高银行负债方的市场化水平,争取五年内将同业和大额存单占银行负债比率提高到10%。同时,进一步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高银行资产方的市场化水平。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