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马尔基尔策略准则和生命周期投资原则

美国普林斯顿经济学教授马尔基尔(Malkiel)是国际投资界的著名人物。其股票投资著作《漫步华尔街》是70年代至今世界股票投资界最畅销的书之一。马尔基尔认为,投资是当今的一种生活方式,面对社会的通货膨胀,我们只有通过正确投资方式,才能保持自己的资产不受损失,不然我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会不断定下降。

进行投资是一种乐趣,当你以自己的才智使得你的投资收益正以高于你工资的增长率递增增长率时,你怎能不兴奋?而在投资过程中学到的新世界知识,新见解将会觉悟得更充实。普通股票是一种不仅在过去已提供了可观的长期利润,并且在将来也将提供良好机遇的投资媒体。

对那些想通过投资(不是投机)而获取良好回报的个人投资者,马尔基尔为他提出了一个投资策略,它能使投资者缓慢地致富,至少它能使他们在股市博弈时,使风险至最小。

马尔基尔的策略准则

准则一:将股票购买局限于看来能够持续5年获取得高于平均收益增长的那些公司。无论这项工作多么困难,挑选好收益在增长的股票最为重要的一环。

准则二:对一种股票决不支付高于稳固基础价值的价格。购买市盈率低于市场水平,尚未被子公众发现的成长股。一旦增长实现,你将会获得成倍的收益;万一增长未能实现,由于市盈率偏低,损失亦会较小。对于那些市盈率高的股票,市场已认同了它的成长性,过高的价格已完全反映了预期的增长,如果增长未能实现而下降,你就会陷于破产的境地。

准则三:寻求投资者可能寄予美妙想象的概念股。股市公众的心理工科因素在决定股价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有感情的人类,能在他们脑海中激起美好冲动的股票,尽管其增长仅为平均水平,也能在长期内以高价销售。

准则四:尽可能少地进行股票买卖.频繁地买卖只会使证券商赚钱.股票投资中大量风险(但不是全部),可能通过采用长期投资的方法来消除.你购买股票的环境是会改变的,当等到市场持续涨价时你持有的股票会变得定价更高.但是,这一准则并不建议在损失发生的情况下死抱着不放。

马尔基尔的生命周期投资原则

第一,历史证明,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伴而生。看似老生常谈,但相当多去年参与股市的投资者会有切肤之痛,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危机中存在着希望。马尔基尔举例,对1926年-2005年的美国基本资产类别年均收益率的研究表明,普通股具有高风险指数(收益率年波动率20.2-32.9%),但仍然以10.4-12.6%的年均收益率战胜了低风险指数(3.1-9.2%)的债券类产品。因此,投资者不要因为短期股市的下跌就丧失希望,惧怕投资股票或者股票基金。

第二,投资股票和债券的风险取决于持有资产的期限长短。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是风险的表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始终低买高卖,而延长投资持有期则大幅降低风险。马尔基尔谈到的“长期”是基于至少20年的表现来判定的。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股市还没有20年。年轻人在投资理财上,千万别觉得20年“太久”;而年龄大的(50岁以上)投资者,一定不要在资产组合中配置过多股票或者股票基金,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20年确有些“长”了。

第三,定期定额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已经有大量的文章对定投这种方式进行介绍,简言之,用马尔基尔的话来鼓励一下定投的投资者,“最严重的市场恐慌与最病态的投机性暴涨一样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无论过去前景看来如何黯淡,到头来情况通常都会更好。”对定投这样的论述,西部汇市FXSOLA颇有些时下流行词汇“淡定”的感觉。

第四,调整资产类别权重可以降低风险,还可能提高投资收益。举例说明,选定适合自己年龄的权重比例后,例如40岁选择了60%股票基金和40%债券基金,假定短期股市大涨使股票基金的权重增加到70%甚至更多,这个时候卖出股票基金,买入债券基金,使两者权重比例重新回到合适自己的情况(60%-40%),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明智的投资策略,反之亦然。

第五,注意区分对风险所持有的态度和实际承担风险的能力。每个人对风险的偏好是不同的,但一定不要把自己对风险态度和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的能力混淆。马尔基尔认为,适合的投资品种(股票、债券、基金等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在投资之外的挣钱能力,而这个能力是和年龄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投资上,马尔基尔建议投资者,在自己不同的年龄段(即不同的挣钱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品种。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