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迎来大回落潮流 玉米期货是否会借此下破2600元-玉米期货

元旦的时候,全国抢粮大战还历历在目,然而进入三月份以后,随着天气转暖,基层售粮加快,部分贸易商为回笼资金也陆续出粮,企业上量增加,国内玉米市场迎来一轮大落价。同时随着非洲猪瘟、天量进口与替代、需求减弱等各种利空因素不断发酵,玉米市场迎来了近一年最大的回落潮流。

在近期各种利空因素发酵情况下,3月30日,据玉米价格走势显示,玉米期货主力2105合约价格“高开低走”,进一步下跌,截至日间收盘,玉米期货价格报2641元/吨。今日(3月31日)盘中大幅下跌至2605元/吨,创节后新低。那么,接下来,玉米是否还会下破2600元/吨?

对于这个问题,分析认为,接下来,玉米2105主力合约的价格下破2600元/吨的概率很大。

供需面是决定市场价格走向的主要因素,但是市场价格及走势同样会反过来影响到供需面,市场价格上涨过多,需求一般会出现萎缩,对后市的分歧又会出现供应增加,那么供需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同样,如果市场价格很低或是跌的过多,需求一般会表现为增大,而跌破成本线后供给会减少,供需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当前玉米的下跌应该是阶段性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

那么,接下来通过供需这两条线来分析玉米下跌的本质。

虽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其农产品的实际需求并不能“自给自足”,还得依靠海外进口才能得以满足。像玉米、大豆等这类大宗商品,其国内市场需求主要依靠海外进口,譬如:美国、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法国等都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然而这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其一,没有商品定价权,其二,需求容易被“卡脖儿”,其三,国际关系存在不确定的风险。

2021年3月15日的时候,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关于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通知,重点下达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此方案“出炉”意味着未来我国的玉米、大豆的市场需求必将会“减少”,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之下,未来,玉米、豆粕的价格势必会进一步下跌。

国家下决心调整优化畜牧业饲料配方结构,用其他农产品替代玉米、豆粕的需求,这不仅会稳定国内玉米、豆粕的价格,还会缓减国外市场的风险。

目前,除了需求“减少”在打压玉米价格以外,其供给“增加”也是玉米下跌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先看一看美国方面玉米价格的变动。据行情走势显示,近期,虽然美玉米05合约价格在高位“整理”,但是,其价格重心却在下移。2021年2月9日的时候,美玉米05主力合约的价格最高报572美分/蒲式耳,而3月30日16时5分,美玉米05主力合约的价格最高报546.70美分/蒲式耳。

近期,美国玉米小幅震荡下行,主要是因为美国农户在2021年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大幅提升。3月31日,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预期种植报告,预计更高的商品价格和有利的天气将使更多的耕地投入生产。

据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玉米播种量为9080万英亩。报告之前的估计显示,农民将增加到9300万英亩。2020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230万英亩,大多数人预计大豆种植面积将增至近9000万英亩。在中西部中心以外的地区,预计会有更多的大豆种植。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大家都知道,美国玉米和国内玉米的价格具有联动性,现在,由于美国将在2021年进一步扩大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所以,玉米未来的供给“增加”,会进一步打压国内的玉米价格。

未来玉米价格走向何方?

2020年玉米市场迎来结构性库存周期拐点,加上去年玉米收获季节以来,受玉米临储库存见底、产需存在缺口、资本炒作期货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以及全球粮食安全危机忧虑加剧,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造成去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

进入2021年,粮价上涨之路并未停歇。元旦开始更是再现抢粮大战。同时,因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超预期恢复,以及中下游囤粮需求,玉米进口大幅增长。

随着国际玉米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国内的玉米价格,相比去年贵了千元以上,饲料企业谷物替代玉米比例持续增加;进口玉米数量的天量增加和陆续到港,对玉米价格也有一定压制性。

长期来看,玉米总体趋势是涨势,但这个涨势并不是说能涨到多少钱,是一个整体的趋势。

温馨提示:明日起活猪调运逐步限制!生猪价格连跌8周,长期趋势仍偏下行。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