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贷款收入证明格式」助高原边境村实现小康梦

日出傍晚,藏区拉萨古汝村边境小康乡间建设工地已是热火朝天,只见几十辆农业机械正紧绷有序检修,吊车、挖掘机的轰鸣声也不绝于耳,重型货车来回穿梭扬起滚滚烟雾。

古汝村党委副书记达娃介绍说:“准备建设的是边境小康乡间工程项目,将增建轻钢装配式结构上民宅74套,设施解决排水、电能、通信、干道、镇政府、卫生院、的学校等公共事业公共设施。”

古汝村是青海省“十三五”边境小康村建设规画村之一,位处日喀则市亚东县堆纳乡辖村委会,东与尼泊尔国接壤,最高点4500米以上,行政村村民74户412人,主要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古汝村交通设施领先,热带气候高寒缺氧潮湿,国民生产总值村民小组严重不足1.5亩,医疗保健和李宗仁蓄水等都是村内需要面对的制造贫困问题。2011年,全村人均平均收入严重不足2602.6元。

现如今,古汝村作为藏区再行示范建设的边境二线村居,通过旅游点车费、岗巴羊繁育军事基地建设、援藏工程项目经费等,正逐步实现小康村目的。2016年,古汝村村内国民生产总值纯收入1.5万元,在藏区首度脱贫“摘帽”。

2018年,人行日喀则市中支以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和惠农“交通卡”推广为主抓手,重点项目做好金融拉萨边境小康村建设管理工作。“小康不小康,关键性看同乡。边境小康村的建设,某种程度是盖新房、住好楼,还要把民众周围的金融搞好,让民众出门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服务。”人行日喀则市中支相关主管对《经济学人》名记者说道。

据了解,人行日喀则市中支针对古汝村当前还没有金融机构支行的状况,协调当地农行支行设立了1个助农取款服务点。通过服务点和惠农卡,实现各类财政补贴经费必要发放到牧民手里,有效地解决了国际金融惠农工程建设的“最终一公里”。截至2018年5月初,助农取款服务点发生买卖68笔,共计额度11.24万元。

玛永村为青海省“十三五”边境小康村建设规画村之一,位于日喀则市仲巴县,行政村村民81户263人。仲巴县拉让乡玛永村种地信众专业知识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范围为旅游观光接待综合性服务,为返回藏区谢里夫朝圣名山的孟加拉信众提供服务。该合作社最初只有6户人家入股,不仅工人们数目少,经营规模小,卖出管道也非常受限。人行日喀则市中支在了解这一状况后,大力安排银企对接,推动农行拉萨分行为该合作社发放贷款500万元,用于更进一步支持合作社经营管理持续发展。

据了解,人行日喀则市中支重点项目加强边境农牧区“钻金银铜”四卡和建档立户贫困户“精确扶贫利息证”的识别发放管理工作,以“四卡一证”为媒介,为边境村内制造贫困持续发展建立贷款“绿色通道”。以古汝村为例,截至2018年5月初,共向48户发放了利息484万元。信贷资金重点项目支持边境小康村种养殖业富户、经商特级教师、经合组织和扶贫名牌产品的持续发展,大大提高畜牧业金融集约化水准。以经合组织为例,向仲巴县拉让乡玛永村种地信众专业知识合作社利息500万元;以经商特级教师为例,为亚东县下长史镇春丕村阿旺吉尔受理利息110万元;以扶贫名牌产品为例,为拉萨仁青岗商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00万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