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豆类期货:9-12月国内豆油供需猜测

今年由于进口大豆油厂榨利整体较好,国内买船进度偏快,月度到港维持较高水平。按买豆粕网数据,8月到港预估960万吨,9月到港预估810万吨,10月到港预估830万吨,11月到港预估830万吨,12月到港预估暂放800万吨。
假设9-12月进口大豆全部被油厂压榨,没有进国储,且在目前生猪存栏恢复的大趋势下豆粕胀库对大豆压榨影响较小,即9-12月豆油产出约620万吨。

对比2018年和2019年9-12月期间国内豆油的表观消费,我们对今年豆油的表观消费做三种假设:

假设1:在秋冬季没有疫情再次爆发情况下,豆油消费恢复至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取600万吨的整数值,当进口量和出口量不出现大幅变化的情况下,豆油期末库存达到160万吨以上水平,对应2018年同样160万吨库存下Y01合约月线收盘价4868元。

假设3:在秋冬季没有疫情爆发前提下,参考4-8月期间大集团收储下月均165万吨左右表观消费,期末库存约109吨,对应2019年11月前后同样110万吨库存水平下Y01合约月线收盘价6280元。

假设2代表在集团收储量不多,对后期豆油消费提振减弱情况下的库存。

单位:万吨

2018年9-12月

2019年9-12月

2020年4-8月 (第14周-第34周)

2020年9-12月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期初库存

162.75

133.64

125.63

126

126

126

产量

578.88

544.21

758.55

620

620

620

进口

26

31

36

30

30

30

总供应

767.63

708.85

920.18

776

776

776

表观消费

597.75

610.50

794.19

600

640

660

出口

7.04

6.68

0

7

7

7

期末库存

162.84

91.67

125.995

169

129

109

另外需考虑豆油目前未执行合同高达260万吨,基本是往年历史同期水平的两倍,后期若大集团陆续提货,有助于缓解高压榨下的豆油库存压力。
当然未来四季度变数较多,包括大豆到港、集团收储节奏和国际宏观背景,均会对平衡表造成影响,此表仅做参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