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期货人生连载第八章:交易内在价值

期货人生连载第八章:交易内在价值
期货仅仅是工具,更象是武器,对付的不是市场,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等到一切水到渠成的时刻,自然会具备坦然的心境.只有那样的心境,才能做到交易中的简单,生活中的豁达。严格执行相对完备的交易系统与人性中的恐惧贪婪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的确这样的人已经从某中程度上克服了恐惧和贪婪的本性,但恐惧和贪婪之魔始终会伴随人的一生,或许只需要一次受到引诱,那么哪怕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也足以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重亏,正如一时侥幸连续获利多倍,却在某一次极端行情中,因为经不起心中贪婪的诱惑,而重仓满仓操作,那么结局可想而知。
交易系统只是工具,但不是成败的关键因素,拥有完备交易系统的人太多了,但大多数人最后还是失败了,不是败给市场,而是败在自己人性的缺陷上。即使严格执行了,即使做到了没有重仓满仓,也许离真正成功之路依然很遥远。因为一时做到,未必一生坚持去做。年龄也不过是符号而已,生命终将结束当然是注定的,但死亡意味的只是肉体的终结,但并不意味着人的思想及精神也会随之而消逝。物质财富只能传于一时,而人的思想及精神却可以流传千古。古人所云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重于泰山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精神及气节,而非指人的权势或者财富重于泰山。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结束并无意味着终结,因为人的思想和精神可以得到永续。成功的人在普通人眼里也许的确是孤独寂寞的,在世人眼中的孤独,常常指的是身体上的孤独.但是在成功者自己眼里,其一点都不孤独,因为千百年来,无数圣贤英雄伟人的思想及精神,时时刻刻都与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一个人倘若有千百年的圣贤英雄伟人的思想陪伴左右,还会感觉孤寂吗?
毛泽东所写的那首《沁园春·长沙》中有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句显示了作者惊天地,泣鬼神的宏大气魄。写下此诗时的那年是1925年,毛泽东正值32岁,而24年后的1949年,毛泽东如愿以偿的站上了北京天安门,并可以由衷的重温当年所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昔日感慨。人活着的时候,结局远远比过程更为重要.而当人消逝的时候,过程远远比结局更有价值。因为后人会沿着你所给出的成功足迹,秉承你的思想精神,一路前行,直至达到成功的彼岸。
关于止损,也要遵循顺势而为的原则,不要人为去设定在哪里止损,因为这样就已经违背了大道至简的法则,交易一定要力求简单,轻松,甚至是不需要大脑思考的地步。同时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平常心,哪怕是泰山崩塌,世界末日,也要保持心境上的那份坦然和沉稳。仿佛坐定在庐山的瀑布脚下,沉思冥想一般淡定自若。很多时候否定自己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如果没有勇气否定自己曾经错误的性格,那么成功将变得更加渺茫和遥遥无期。与自己人性中另一面错误的自己作斗争,不是一时,而也将是一生的,若想超越自我,首先必须学会否定自我。
失败的根源不在于一个人经历了多少次心理挑战,而在于一个人是否能控制住深埋在心底的贪婪和恐惧。明白不在于早晚,而在于行动是否及时。有些人经历了十年的失败,未必是光阴的浪耗费,恰恰是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感觉是次要的,甚至是致命的,而做才是最重要的。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一而终,才能有所收获。其实人性总是喜欢关注表面华丽的东西,而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常常让人感觉到平淡无奇。很少有人愿意去思考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喜欢去思考复杂的事情,如果能把简单的问题想明白,本身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正如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格局。短视思维历来难成大气,只有高瞻远瞩,把目光放的长远些,交易做起来才能简单,轻松。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为一时的交易成败如此痛苦焦虑,就是因为人性本身的贪婪和恐惧,让人变得更为急功近利和短视,而失败的现实却又是那么的残酷。如何避免99次成功毁于1次失败?这就涉及到了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在很久以前,就已着重提过那两句: ‘系统趋势+资金管理+100%的执行力=稳定赢利,简单+坚持+重复=期货成功’。
未来即使自己打下富可敌国的财富,也远远抵不上这两句话所包含的交易内在价值,而这两句也许是我交易一生的最大成就。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