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券商债券承销龙虎榜:21家券商跻身“千亿俱乐部”

  原标题:券商债券承销龙虎榜:中信、中信建投超万亿 21家券商跻身“千亿俱乐部”

  2021年券商债券承销业务排行榜亮相。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各类债券发行合计61.63万亿,同比增长8%,较往年增速趋缓。就券商承销金额情况来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均超过万亿,分别以1.56万亿和1.41万亿位列前两名,华泰证券以8933.7亿的规模排名第三。

  “2021年是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年度,债券市场也迎来了财政货币政策趋稳后的结构性调整和收缩。”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融资总部总经理范为博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一级市场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利率债发行规模20.10万亿元,同比增长5.75%,大幅低于2020年的增幅51.34%;信用债券(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等,不含同业存单)发行规模19.79万亿元,同比增长4.69%,大幅低于2020年的增速28.83%,其中私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同比下降2.40%,出现了负增长。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债券承销规模前五位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

  同去年相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仍然位居前两名。

  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承销债券只数为3317只,承销金额1.56万亿;排名第二的中信建投承销债券只数为2943只,承销金额1.41万亿,这也是仅有的两家债券承销规模超过万亿的证券公司。

  相较排名第三的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的承销规模超过其5160亿,中信证券则超过其6700亿,差距明显。

  强者恒强,仍是排行榜的一个鲜明特征。

  2020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分别以1.3万亿和1.12万亿的承销规模排名前两位,相较第三位分别超过5408亿和3575亿。

  而整个券商债券承销排行榜的前十名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断档差异。

  排名第三至五位的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以及中金公司的承销规模均在8000亿这一等级,排名第六位的海通证券的承销规模则为5176.4亿,相较第五名减少超过3000亿,而排名第十位的东方证券,其债券承销规模则在3152亿。

  事实上,债券承销规模在千亿级别的券商也并不多。Wind数据显示,债券承销规模超过1000亿的券商共有21家,在95家券商中占比22%。

  从排名变化来看,相较2020年债券承销金额排名下滑较大的包括民生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广发证券、中山证券、华金证券等;排名前进较多的则有银河证券、安信证券、财信证券、财达证券等。

  Wind数据显示,中山证券2021年债券承销金额为552.8亿,承销债券的数量为205只,排名第29位,相较2020年下滑12位,而规模则直接缩减58%。

  事实上,中山证券一直以债券承销作为其王牌业务,其2020年以前债券承销规模逐步走高甚至超过千亿,但其内控管理却问题频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近两年中山证券因债券承销业务频繁受到处罚。

  譬如2021年3月,深圳证监局披露了对中山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指出中山证券在从事债券承销及受托管理业务过程中存在债券承销尽职调查方面、债券受托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方面三大方面的问题;2020年11月,中山证券作为“16金茂01”的承销机构,还因未审慎调查金茂集团关联方及关联关系、对外担保等事项受到山东证监局处罚。

  2021年也是强化风险管理的一年。

  “‘五洋案’首现中介机构承担巨额连带赔偿责任,中介机构执业风险进一步凸升;《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等等,均是2021年监管层多举措继续强化债券市场合规风险管理。”范为指出。

  对于债券承销的“价格战”行为,监管机构也多次进行规范约束。

  2021年末,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修订了《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规范》,并向行业征求意见,此次修订主要涉及规范承揽项目报价行为,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竞争秩序;强化主承销商从事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内控和责任要求;规范定价配售过程管理;防范“结构化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也是在2020年年末中证协就修订《承销规范》公开征求行业意见,并于2021年4月7日印发《公司债券承销报价内部约束指引》,明确规定主承销商应该建立公司债券承销报价的内部约束制度后,又针对行业乱象做出的进一步规范。

  “从近两年政策规范来看,监管机构一直以来都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管理,更加系统性合理化地加强整体管控。”沪上一家中型券商债承人士表示。

  就2022年来说,债券市场将面临多空交织的复杂环境。在这个背景下,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预计2022年信用债市场分层将加剧,无论是一级市场融资还是二级市场利差。城投类债券稳定中调结构,低评级弱资质企业、高负债高债务区域企业出清。从2020年底的红橙黄绿(交易所)及一二三四类企业(交易商协会)分档划分约束发债,到银保监15号文及其补丁以及近期各监管机构的相关指导动向,债市监管对于高负债率区及有隐债城投公司保持不友好,出清已成定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融资规模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债券发行区域分化进一步加重。”范为表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